用565个日夜,他们干了一件漂亮的大事,在昨天被曝光!

文 / 广东省中医院
2019-07-25 00:29

昨天一早,天还没亮,一夜未寐的石磊早早就起床了,她化了个小淡妆,匆匆赶往机场。

在接机口,隔着嘈杂的空气和拥挤的人群,石磊焦急地探着头,脸上难掩的急切。

那一刻,时间于她,怎么就那么慢?在那半个多小时里,她一刻也坐不住。

“是他!是他!”身着西装的援非医疗队到了,二十多人陆续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但石磊眼里就看到他,她飞快地冲破人群,来到丈夫身边。

这对腼腆的夫妻相视而笑,妻子接过老公手中的行李推车,低声地说道:“老公,你回家了!”

2018年1月3日,中国第29批援助赤道几内亚医疗队从珠海出发,前往千里之外的非洲大地,医疗队包括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康复科曾祥毅、眼科邓建华、心血管内科潘红翼三位医生。

在565个日夜后,2019年7月22日,他们圆满完成援非医疗任务,回到了阔别一年半的珠海

在赤道几内亚的一年半中,他们仁心仁术,妙手回春,为无数当地居民缓解病痛,也赢得了许多荣誉。归国前,三位援非医疗队员们均获得了该国颁发的最高荣誉:国家独立勋章。

让我们向载誉归来的三位医生们说一声:辛苦了,欢迎回家!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杨仁轩副院长、人事科陈举亮科长代表中医院大家庭迎接援非医生回家。

在非洲的一年半,三位医生都做了什么?

曾祥毅

在赤道几内亚刮起“中医风”

赤道几内亚巴塔,天气炎热潮湿。一个上午,曾祥毅医生已经为十几位患者检查了身体,汗珠浸湿了他的白大褂,用消毒凝胶仔细地为双手消毒后,他又继续为下一位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一位中年妇女患者来就诊,患者有十多年偏头痛病史,发作时需要服用止痛药缓解头痛。详细问诊之后,曾祥毅医生为她进行了5次针灸和“畅气通络”推拿治疗,完全治愈了她多年的偏头痛。

“这个女患者算运气好,还能够得到救治。在巴塔,因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而导致永久性残疾的病例数不胜数。”曾祥毅医生提到,在刚来到巴塔时他接诊了一位24岁的女孩,女孩有肢体功能障碍,儿时曾经接受过中国医生的针灸治疗,效果良好。然而在原先的针灸医生离开后,她的治疗便中断了。详细询问过女孩的病史并为她进行检查后,曾祥毅虽不忍心,但也只能告诉患者和家属:从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看,就算进行针灸康复治疗,也不会有多大改善了。

“当地很多家庭负担不起医院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一些常见病拖成大病,甚至导致终身残疾,中国援非医生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康复的希望。”曾祥毅医生表示,“既然来到这里,我就希望能竭尽所能帮助他们。

在赤道几内亚,曾祥毅医生在当地公立医院为老百姓看病,以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技术进行治疗,尤其对治疗各种痛症和瘫症疗效显著。

中国有句老话“医武同源”,说的是医术和武术是有着很深的渊源。曾祥毅不仅擅长针灸推拿,还自幼习武,身手了得。在坐诊之外,他还带领当地人学习中国功夫,借此推广中医治未病思想。

邓建华

帮助百余患者重获光明

8月3日,在赤道几内亚人民欢庆节日时,首都马拉博的马拉博医院眼科却在进行一场紧张的手术。前一天下午,一位10岁的小孩子因眼球被玻璃割伤,来到医院就诊。援非医生邓建华仔细检查后,初步诊断为眼球贯通伤,眼内组织脱出,需马上实行眼球贯通伤修复术。

当地医疗条件较差,药物和手术室配套器材均有所不足,手术要冒着巨大的感染风险,并且也有不少的困难。手术中,因麻醉药物不足,患儿出现躁动不安,幸好有经验充足的麻醉医生、妇科外科医生协助,通过分次给药,顺利让患儿稳定下来,完成了手术。

而在赤道几内亚,这种医疗资源匮乏的场景是常态。

手术所有的工作都要靠我们医生自己。”邓建华医生表示,因为紫外线强度高,赤道几内亚多发白内障,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落后,大量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很多患者的病情都发展成比较严重的病例。邓建华到达后,凭借过硬的手术技巧开展“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技术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成功为100余位当地白内障患者复明。“在国内,一趟光明行两三天就能为这么多患者完成手术,但是在赤道几内亚,从器械消毒、到医疗用品的准备,手术台上台下所有的步骤都需要手术医生亲力亲为,非常不容易。”

为了尽可能让更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邓建华医师除了在当地医院接诊手术以外,还积极参加偏远地区的义诊,筛查出适合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联合相关机构为贫困患者免费手术复明。邓建华一年半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及医疗队的支持和肯定,并顺利申请到了超声乳化仪,在当地首次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在中国医疗队的帮助下重获光明。

潘红翼

美女医生 精湛中医技术获赞誉

在赤道几内亚,最害怕的是什么?是炎热的气候?还是异国的衣食住行?对于潘红翼医生来说,答案是小小的蚊子以及它们携带的疾病——疟疾。

赤道几内亚蚊子携带疟原虫,疟疾也是当地的高发病。“接触的疟疾患者多了,我倒不怎么害怕了。”潘红翼说。一次,潘红翼主动接诊了一位低烧不愈的疟疾患者。患者当时低热,全身乏力易出汗,后枕部疼痛、睡眠差,舌淡苔、脉白细。在当地使用了一周多的抗疟药物,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通过“四诊”,潘红翼以针药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后枕部疼痛的症状就得到缓解,也能安稳入睡了。“中医药真神奇!”治疗5 次后,患者上述症状缓解,对中医药连连称赞。

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除了为患者诊治外,还负责当地的体检、保健任务。在援非期间,她多次成功救治重型疟疾、伤寒等危急重患者,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的提高,得到政府高层的赞许。

于此同时,她还成为了中医在赤道几内亚的“大使”。当地缺医少药,无法开中药处方,但针灸、拔罐等中医技术成了临床中潘红翼的“法宝”:“过去的时候我特意带了很多艾条,用来艾灸。”在当地医院,患者和当地医生都很喜欢潘红翼医生的中医传统疗法。

在坐诊之外,潘红翼还为当地医学院校开展了中医讲座,向当地的医学生传授针灸、拔罐等中医传统疗法,将中医推广到赤道几内亚政府和当地医学生、医务人员之中

“你一个女孩子,去非洲干嘛?”当初潘红翼告诉家人自己被选为援非医疗队的一员时,家人以当地局势不稳定、卫生条件差等原因一再反对,最终在潘红翼医生的不断沟通下,家人才最终同意。一年半以后,潘红翼医生依旧表示,如果有机会,她还会前往非洲。

媒体报道我院援非医生

Q & A

一年半的援非经历,这三位医生都有什么想说的呢?

Q

回家了,心情如何?

曾祥毅:激动。与家人分别了一年半,早已归心似箭。但在赤道几内亚工作生活了那么久,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也有很多的不舍。

邓建华:兴奋。在这一年半里,与当地医生及患者建立了许多友情,离开时还是有些不舍,但网络信息化时代,也大大的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信还能与他们继续联络。而这一年多以来我一直关注医院的变化,尤其是新住院大楼的建成,让我对今后的工作有许多期待

潘红翼:能够见到祖国的亲朋好友让我感到兴奋激动,但也有些舍不得在非洲一年半的情谊。

Q

援非期间,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曾祥毅:刚到赤道几内亚不久,有位患者在治愈后来到诊室,非常感谢我的治疗,并拿出一个象牙镯子要送给我。当地人认为象牙是送给贵宾最高级的礼物,但是我们有过严格的要求,不允许收受礼品,尤其是象牙制品,所以我婉言拒绝了这份珍贵礼物。对于医生来讲,把患者治好,就是最好的礼物。

邓建华:白内障手术当中有几个独眼的患者,他们其中一只眼睛是手术失败导致的失明,于是不敢给另一个眼睛做手术,耽搁了很长时间才来找我。当我顺利地帮他们完成手术,让他们再见光明时,他们那种喜悦和感激很让我感动。其中有一位家里条件比较好的患者复诊的时候还送了一大纸袋西法(当地货币),被我婉拒了。

潘红翼:即将离开之际,赤道几内亚相关部门百般挽留,希望能继续为当地医学生授课,在我反复表达需要听从援非工作安排后才放弃。赤道几内亚总理在中国大使面前对中国医疗队更是赞不绝口。

Q

远在他乡,想念孩子的时候,会做什么?

曾祥毅:因为这边网络特别差,很难即时视频,想孩子的就会让家里人拍一些照片和小视频,等凌晨过后网络好的时候下载来看。出国时儿子才四个多月,回来也快两岁了,等我回到家时,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人吧。

邓建华:平常除了工作,在这网络信息时代,亦经常与家人保持联系,网络好的时候,也会跟小孩视频多关心教导,小孩也挺优秀,让我倍感欣慰。

Q

回国后,最想做什么事情?

曾祥毅:回国后,最想做的事就是每天在家里陪家人,陪父母聊天,陪妻子逛街,陪儿子玩耍,尽量弥补一年多来的缺失。

邓建华:援非任务顺利结束回国后,最想做的是多陪陪家人。援非任务顺利完成是人生一段精彩的历练,未来仍有更多的艰辛与挑战,光明的道路仍将砥砺前行。回国后要尽早调整好心态,尽早适应国内的工作生活。

潘红翼:回国后,我最想做的是好好陪爸妈一段时间。

Q

如果重来一次,会不会选择参加援非?

曾祥毅:只要家人支持,我还是会参加援非,这是一段特殊的难忘的经历。

邓建华:援非工作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经历和不一般的锻炼,获益良多。即使重来一次,我也会不加思索的选择参加援外任务。

潘红翼:如果重来一次,或者再有机会,我依然选择援非。

三位援非医生,

你们辛苦了,

欢迎回家!

小彩蛋

走出机场大厅,看着猛烈的阳光,邓建华医生用力擦了把汗:

“珠海实在是太热了,比赤道几内亚热多了吧!”

一旁的潘红翼医生也在附和:

“是啊,这段时间在马拉博,晚上都不用吹空调,甚至要盖被子呢!”

大概……这是珠海的太阳对各位援非医生的热烈欢迎吧……

总而言之,欢迎回家!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办公室

点下方在看

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