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一根针 救死扶伤一颗心

文 / 四港新时代
2019-07-12 16:49

为患者消除病痛,为家庭创造未来,为世间带来希望。他们不是神灵,却从病魔手中夺回生机,他们不是太阳,却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医生,是一个让人敬佩的职业,一袭白衣的背后是千千万万次的救死扶伤。

80后中医师:刘阳

《中牟人的一天》第三期

人物姓名:刘阳

人物职业:中医师

人物年龄:32岁

工作地址:郑州中牟中医院外三科

刘阳是郑州中牟中医院外三科的一名中医师,每天都在病房与手术室之间交互。自从医以来,治愈患者不计其数,是患者口中的“疗伤圣手”。在为患者消除病痛的同时,刘医生也在探索着作为国粹的中医,它未来前进的路该如何去走。最令人不解的是,作为一名年轻的80后,他为什么会走上“老”中医之路呢?

本期栏目为你讲述:医者仁心,传承中华医学的80后

早晨上班前

早晨6点多的小区内,正在晨练中的刘医生在休息时刻拿出手机学习中医知识,时刻给自己充电是刘医生从医心得和感悟。刘医生想起今天的工作日程安排上,还有几位病人需要持续观察病情。由于今日限号,刘医生顾不得吃早餐,骑着自行车前往距家10公里左右的工作地点——中医院。

中医院门口

中医院已经有病人早早地前来就诊,夜间值班的医生护士还没有交接班。中医院门前的青年路上,还没有多少车辆经过,而此时中医院的门口已经有些“拥堵”。疾病不会等人,患者一定想在最快的时间就诊,早日恢复健康,所以才会早早的出现“拥堵”。

换上白大褂

一袭白衣穿在身上,不仅仅是人们口中所说的救死扶伤悬壶济世,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和一种精神。作为医生职业中的一员,刘医生更多的时候感慨自己的职业是“帮助他人寻找希望和未来”,每一位被治愈的病人都会在这里看到希望和未来。

开会讨论送诊患者病情

和同事开会讨论病人病情和诊疗情况,相互交流意见后确定治疗方法和时间,是每天早上要做的事情。因为今天有一台手术情况比较特殊,因此在将病人的详细情况介绍之后,决定两位医生共同进行这台手术。刘医生和同事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是“病情不等人”。

查看患者情况

正在开会的时候,护士跑来告知三楼刚刚送来了一位车辆事故病人。病人的痛苦哀嚎声传彻整个楼道,刘医生第一时间跑出来查看情况。在与患者家属交流和患者身体检查中知晓了病情大致情况,耐心的告诉病人不要有心理压力,病情不算严重可以治愈,务必要保持心情放松不要过度紧张。

查看病房患者

在安置好病人之后,刘医生开始查房,查看患者病情和治疗结果。每一次查房也是对患者心理上的一种鼓励,让患者内心坚信自己即将治愈,从而树立对抗病魔的乐观心态,对下一步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药物只能治疗身体上的病痛,内心的“病魔”并不可怕,还需要坚强的心态去治疗它。

询问病情

短暂的一段时间内,已经有两名患者在寻找刘医生,早早的坐在医护室等待着他,这是因为刘医生在中医针灸、骨科等领域有高深的见解。患者等待的正是刘医生的针灸治疗术,从患者口中得知,“刘医生给我针灸之后病情持续好转,再做几次针灸就能治愈多年的腿疼啦”。

针灸治疗

刘医生用针灸给患者治疗,患者说:“扎进去的一瞬间是很疼的,能持续好久。但是在针灸之后,原来病患处的疼痛或麻木有效减轻,与之相比,穴位上的针痛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刘医生每一次对患者针灸治疗,都是先征集患者意见“怕疼不怕”。这正是出于为患者考虑,部分患者可能对针灸的疼痛难以忍受,刘医生也就不再要求患者通过针灸治疗。

查看X光片

刚刚诊治一位患者,还没来得及进行会诊,又有患者家属急急忙忙的拿着X光片找到了他。出于医生的职业严谨性,刘医生仔仔细细的看了每一张X光片,最后告知了家属病情,并留下详细的医嘱,以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在会诊中

会诊顾名思义就是几位医生一同查看病情,一般用到会诊这种方案都是特殊病情。这名患者的大腿受伤之后,来到中医院治疗,伤势逐渐好转。但是在早晨查看病情时,患者腿部开始出现浮肿,这种情况极为少见。经过两位医生共同诊断,互相交流看法和经验,最后确定下午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前往会诊患者

医生的职业特殊性在于,他们每天都是与病人打交道,病人最怕的也是医生最怕的,病情恶化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出于严谨性,每位医生都会确定病情,再进行治疗。会诊正是出于对患者负责对医生这一职业负责才进行的,对于医生来说,患者痊愈是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得出会诊结果

医生眼中不只有一丝不苟,更多的是和患者之间相互信任。刘医生回忆起曾经治疗过的一位患者,当时患者头部疼痛难忍,四处求医,省内外大小医院跑了个遍,最后也没有查出病因。最后回到了老家中牟县听说刘医生医术精湛,抱着试试的心态找到了刘医生。

当时刘医生告诉他要扎针灸,还得多次针灸才能治愈。患者当时确实犹豫了,毕竟跑过多家医院也没有查出病因。最后刘医生用交朋友的方式和他谈心,患者才决定试一试。经过多次针灸,患者一年多未发病基本痊愈,最后患者告诉刘医生他可算是能睡个好觉了。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除了对病情好转有帮助之外,也是医生职业伟大之所在——救人、救心。

刘医生手术中

手术室内,刘医生与同事正在细心的做一场手术。对于医生而言,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医生比患者更关心病情。手术室内是治疗患者,手术室外是安慰患者家属。

在手术台进行手术的同时,手术室外的走廊中楼梯上等待的患者家属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而医生可能在一天之内做多场手术。手术后的患者转移到了住院部继续住院治疗,本以为刘医生可以稍微放松一会,直到此时尚未吃早饭的刘医生却又走向了病房……平时忙起来,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顾不上吃饭。

上午的中医院

上午11点医院的门诊楼大厅,取药的患者家属和前来求医的患者很快站满了走廊。中医院的针灸室患者排队进行治疗,通过镜头得以看到我们中华文化中医精髓所在—针灸。

作为从古流传至今的医术精华所在,我们中国自“神农尝百草”传说起,至今5000余年的文化积淀,从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先辈中得以发扬光大。人们都知道西方发明的麻药,却不知道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的麻药要早一千多年。

医生的白天和黑夜是没有区别的。

夜间的中医院

夜间的中医院,依然如同白天一样的运转。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在医院的灯光下,体现着医院每一个夜晚的缩影。值班,是保证24小时有医生在岗的必要规定,有时患者会在夜间有突发情况,需要医生时刻在准备着应对这些紧急情况。

夜间查看病房

夜间值班的刘医生,如同白天一样,每个病房都会前往。询问患者的病情发展,与患者家属沟通,告诉患者饮食注意事项等等。查看患处早已是习以为常,至于“脏”不脏,不是值得在意的事情,刘医在意的是患者病情有没有好转,患者康复后身体活动效果如何,这些正是医者仁心的真实写照。

与患者交流

有时刚刚出去查病房,就遇到前来求诊的患者,夜间和白天没什么区别,同样也要为患者诊治。刘医生告诉栏目组,患者对中医越来越有信任感。起初诊治病人的时候,病人总是问“开刀不开刀”“几天能好”随着不断的通过中医疗法接诊并治愈病人,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坚信中医的可靠性。

患者所述

刘医生刚刚走出病房,一位刚刚针灸治疗过患者告诉栏目组“刘医生用针灸治疗她的胳膊,之前抬起来没感觉还发麻,现在扎了两次针,再抬胳膊已经开始有感觉了,比以前灵活多了。第一次扎针疼,可是效果出来之后,这点小疼也能忍得住,再扎几次估计就好的差不多了。”这位患者只是刘医生多年以来治疗病人中的一位,更多的患者想必也会感慨中医针灸的神奇吧。

就诊的小患者

深夜时分,一位小患者和她的家人来到医护室找刘医生求诊。刘医生在查看X光片之后,和蔼的告诉小女孩“妞妞就快好了,可不能再调皮乱跑了,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又详细的将每一种药如何服用,用量多少告诉了小女孩家长,并且将后期注意事项也写在纸上交给了他们。

刘医生回答栏目组问题

问起刘医生为什么选择中医,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对中医的未来拥有坚定的信心,他是这样理解的:

我是一名“80后”年轻医生,之所以选择中医是因为家中世代中医,自小看到患者疾病缠身痛苦不堪,经过治疗恢复健康之后又能正常生活,由此内心立志要传承下去成为一名中医救死扶伤。选择悬壶济世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医者仁心所致,每次治愈患者,看到恢复健康的他们,内心格外的振奋与鼓舞。因此中医5000年文化积淀下来的精髓,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掉。

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它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看到的结果。通过使用中医疗法治愈患者,极大的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医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民族文化自尊。并且每一位中医都对它有一种传承下去的责任感、发扬广大的使命感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时代感。

作为一名医生,看到患者病痛消除我认为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中牟人的一天》:平凡的中牟人,不平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