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针灸里的补泻手法

文 / 国医大讲堂
2019-07-02 11:02

针灸治病最讲究补泻,是针术里极为重要的环节,有人说:“扎针不灵,补泻不明”,这是有道理的。

我们直强调针灸和用药一样要辩证论治,针术也是和用药一样,要有战术,要懂得调兵遣将,病重的时候用轻药,病轻的时候用重药,不及和太过都会伤人,就好比敌军的派了一个师你才出一个团,能赢么?敌军派一个团来你出了一个师,伤的就不是敌人而是自身了 ,往往还加速病情的恶化。


「针灸」针灸里的补泻手法



有人问元代针灸家杜思敬:“其病并依穴针灸,或有不愈者何?

意思是说已经根据病情按照穴位去针灸了,为什么还会有治不好的呢?

杜思敬答:“一则不中穴;二则虽中穴,刺之不及其分;三则虽及其分,气不至出针;四则虽气至,不明补泻,故其病成。”

意思是:原因有四点,一是你自认为扎中了穴位,其实并没有。

二是即使你扎中了,但是刺入的深度不够。(比如合谷是直刺0.5—1.0寸,你才扎了0.3寸,这是不及,或是扎了1.5寸,这是太过,都不行。)

三是虽然扎入的深度对了,可是没有得气。(得气就是针感,扎针后病人产生酸、麻、胀、重、沉、痛、凉、热、抽、触电和像蚂蚁在皮肤上爬的感觉。


「针灸」针灸里的补泻手法


「8月1日」全国实用针灸全科培训班

↑↑↑点击了解详情!!

元针灸家窦汉卿在《标幽赋》里写道:“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说的就是没有得气而起不到治疗作用。

《灵枢 九针十二原》里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及去之,勿复针。”意思是说针刺的要点是要得气才会有效,如果施针时没有得气还可以再针,使之气至。如果已经得气,达到治病的目的了,就不要再刺了。

四是补泻手法没有做对。该用补法的时候你用了泻法,该用泻法的时候你用补法,该平补平泻的时候你用了补或泻,这些都是错误的。

《难经 七十三难》说:“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就是说用针治病,不可以虚实不分,补泻乱施。

「针灸」针灸里的补泻手法


那么补泻手法都有哪些呢?

古针灸书里有很多补泻方法,比如捻转补泻、呼吸补泻、提插补泻、开合补泻、迎随补泻、疾徐补泻,还有九、六之数的奇偶补泻。

很多人批判说补泻手法太过复杂,反而顾此失彼。如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里批判综合手法是“巧立名色”。


「针灸」针灸里的补泻手法

现代也很多人批判烧山火,透天凉等补泻手法完全是炫技,光名字唬人,实际没什么效果。

但是很多朋友是实在体验过烧山火透天凉的,都觉得效果很好,很多时候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我这边的中医院都不再使用这些手法了,大部分是刺入后直接上电针。

对于电针的方法我不批判,对于烧山火透天凉的方法我是坚信的,虽然我还未能使出这些手法。当然,这个是我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多去了解,然后我们一起探讨。

「针灸」针灸里的补泻手法


一:迎随补泻法:针尖顺着经脉的走向而刺入,得气之后再将针推入半分左右,是补法。针尖逆着经脉的走向而刺入,得气后将针提起半分,是泻法。这是《灵枢 终始》篇的:“泻者迎之,补者随之。”《难经 七十八难》里:“得气,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

二:呼吸补泻法:患者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在呼气的时候刺入,得气后在吸气时将针拨出是补。鼻子出气,口中吸气,在吸气是进针,等到得气的感应消失的时候,呼气时拨针是泻。《素问 调经论篇》说:“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针与气俱出……”曰泻。

三:开合补泻法:下针之后等到气至(得气)觉得针沉紧,缓慢将针拨出,马上按住穴位,使针孔闭合,真气内守为补;气至(得气)时摇动针柄,等候针下气散开,觉得针下空虚的时候,马上把针拨出,不要按住穴位,使针孔开得大些,让邪气向外散开即为泻法。

「针灸」针灸里的补泻手法


简要补法:用针细而短;取穴少;手法用力轻;捻转提插幅度小而频率慢;病人感应弱而传导近;针刺分寸浅;行针次数少;留针时间短;间隔治疗。(针细短,穴少,力轻,幅度小,频率慢,刺浅,行针少,留针短,间隔治疗)

简要泻法:用针粗而长;取穴多;手法用力重;捻转提插幅度大而频率快;病人感应强而传导远;针刺分寸深;行针次数多;留针时间长;连续治疗。

(只要记住补法就好,泻法与补法反着来就行。为什么泻法要粗而长?因为粗长的针感刺激很强,说实话,由于针感太强病人会有畏针情绪,反正我是很怕的。所以治疗过程中除用泻法外,取穴一定要准确,要气至有效果,不然无效下次病人也不来了,谁愿意被一根粗针扎得痛死又治不好呀,对吧。)

平补平泻法:介与补法与泻法之间,不轻不重,以调整其经络脏腑之气血使之相对平衡的一种手法,称为平补平泻。

除了这些,在具体应用上还要注意病人的体质壮实或虚弱,针感迟钝或敏感等情况而定。

总之,要掌握“补泻勿过其度”的原则。

学习中医,请私信回复:学习中医。*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中医养生方法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