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中医传统疗法,讲求顺时养生,她是粉丝众多的中医吴教授

文 / 漫成都
2019-07-01 00:22

吴节: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国务院享受特殊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节气养生的治未病理念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革新多种古典针灸法, 形成了一系列吴氏针灸特色疗法,擅长针药并用,在中药汤剂治病方面更是创立了辨证、辨病、辨体质、辨季节、辨五运六气五位一体的辨证原则治病。

要去四川省中医院看病,想挂吴节教授的号,还真是“一号难求”。

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四川省中医院,另一个名字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之一,对成都人来说,这是个安心的所在,许多疑难杂症,在此药到病除。

从八十年代就在这里工作的吴节,是这块金字招牌的一部分。

见到吴教授那天,她给我们看了手机上的排号表,早已安排得满满当当,网上挂号平台提前一周早上6点开始放号,通常情况下,号很快就被抢完了,她说很多长期挂她号的病人已经有了经验,特意调好闹钟抢号,因为这样抢到的机会可能会大一点。

为什么在网络上很少能被搜到的吴节教授,会在现实中这么火?去掉了所谓的流量加持,这一切都只与实力相关。

吴节教授

她的博士生熊月姮说,教授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有很多效果“神奇”的病例,许多被她医治好的人,成了“自来水”,一传十,十传百,名气自然越来越响,现在的粉丝也无数。

比如有一个春天来的女病人,看病时,已经是四月,人们都穿薄衣,她却是长羽绒服加身,围着围巾,戴着帽子,怕冷不说,还很困倦,困倦到眼皮都无力睁开。怪事是一到立春就出现,一到立夏就好了,多年寻医问药都没用。

吴教授一看,先问她症状是何时有的,病人说是四年前的春天,安了避孕环,之后经期月经量很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有对应的五脏,春属肝,藏血,她血一崩,就养不了肝了,这是病的源头。”

肝藏血,脾生血,要养肝,先养脾,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是脾经当令,吴节运用自己改良的长蛇灸疗法,给她补脾,做了一个小时。“她当时觉得好多了,围巾、帽子都取了,又让她第二天早上喝姜汤,再次来复诊时就没穿羽绒服,穿件毛衣,继续给她进行长蛇灸治疗,一连三天,症状就消失了,随访三年,都没有再复发。”

这种春养肝夏养脾的理念,被吴节称之为“天人相应”。

吴节教授日常上门诊给病人把脉

她说,不仅是治病,现代人提倡的养生,也应当侧重这一个“因”字,不光是顺应四时,还要顺应地域、人种等,“因时、因地、因人,缺一不可。”

在初春时节,既留有冬天的寒气又带着春天的风邪,一位70岁的老人,前一天在公园里活动,由于坐了寒冷石凳导致全身僵硬,四肢无法动弹。家属立即将患者送到门诊,吴教授首先排除了下肢静脉血栓,通过诊查,初步诊断患者是遭受风寒湿邪而致的痛症,在给予温通经脉的针灸疗法后,老人痛感明显缓解,离开时已经可以正常走路。

医者仁心,一位家境贫苦的父亲带着9岁儿子来看病,吴节看了情况后如实告知,孩子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遗传性疾病),这种疾病目前全世界都没有效的治疗方法,患儿最多能再存活几年。考虑到他们经济困难,她让父亲带着孩子免费在门诊针灸治疗,直到他们自愿放弃为止。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不能因为患者贫困,就拒绝他们啊!能给的帮助一定给。”

拥有博导等一众头衔的她,经常会被邀约到世界各国讲学,有次要在南洋理工大学开讲座的她,前一天晚上和工作人员吃饭时闲聊。

“人家问我,吴教授,你明天讲什么,我说四季养生,别人说,我们新加坡就一个季节啊?我突然反应过来,糟了,忘了'因地',赶紧重新连夜准备。”

新加坡天热雨多,当地人吃肉多,吃海鲜多,吃菜少,同时吴节发现,因为气候原因和饮食习惯,当地人多湿气重,所以风湿性疾病多。她花了整晚功夫,重新准备了一份PPT,“第二天在礼堂讲,人越来越多,后来挤到了整个门口,都站着人。”

在每个国家讲学时,她注重应时应地,也注重应人。

吴节教授在德国讲学

比如有次去德国讲学,她就发现,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当地人喜欢油炸、奶酪等高热量的食物,“他们又爱吃鱼吃肉,肉生痰,鱼生火,痰湿很重,所以当地人肥胖率高,糖尿病和冠心病多。”

在瑞士工作期间,吴教授遇到不少难忘的病例。

在瑞士,因为天气和花粉原因,当地人很容易患过敏性鼻炎。吴教授认为患者的病根在于肺虚,而肺虚又源于脾虚。于是吴教授采用针灸疗法为其治疗,其中就运用到了古典“烧山火”针法,为患者补益脾气,患者在治疗后自觉鼻中有热气贯通,鼻塞流涕症状立即减轻。为此,瑞士的报纸曾对吴教授进行了头版报道,这也是算给外国带来的一次神奇的中医体验。

吴节教授马其顿总统会面

这种顺应的理念并非一时而来,吴节说,自己从事中医行业,是从“下工”开始的,为什么?还得从她的从医故事说起。

她的母亲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医就有了几分神往。因为这个关系,高中毕业时,她考取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但学归学,一旦到了临床实践时,却发现学的知识不够用,“很多病看不好,我就很责怪自己,就要求自己加倍努力。”

勤能补拙,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吴节选用了唯一的方法,去图书馆抱回一摞摞的书籍,书桌满了,就放在床上,整个床都堆满了书。

“慢慢地,就真的懂了很多方法,看病治病,疗效也越来越好,很多病人都点名要找我看。”

吴节教授在为病人用热敏灸进行治疗

刚开始,吴节还觉得特别高兴,直到有次上课时,她才发现自己的不足,作为授课老师,面对《黄帝内经》里的一副九宫图,却发现自己看不懂,“我都不懂,我怎么讲给别人听。”

她有一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点,搞不懂,就去翻书,去询问专家,一来二往,等她逐渐搞懂九宫图时,她发现“太神奇了”。

“小小一张图,里面对应的文化博大精深,很有嚼头,我之前为了治病看的那些书,被我全丢弃了,我觉得自己中医根本没有入门,也是在那个时候,才属于狂热的爱上中医,我认为四大经典是中医的精髓,便开始钻研它们,特别是《黄帝内经》,翻来覆去看,我都记不清有多少遍了,每次看都有新收获。”

在这种学习中,她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在她看来,以前自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属于下工,而《黄帝内经》所提出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则更为高明,因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患于未然,才是对人们最有用的。

吴教授在四川省中医院的工作室

比如如今流行的三伏贴、三九贴,她算是本地的开拓者之一。

“大概是04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做三伏贴,我们是因人而异,贴三伏贴前,我们先要给人问诊,你是肾虚、脾虚,还是阳虚、肺虚,会根据你的体质,会根据不同的体质辨症开穴,一人一方,强调个性化治疗。”

正在为病人做针灸

她长期在大学教授《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和《神经病学》,三门课广受学生欢迎。她既能把现代西医难懂的神经解剖教的形象易懂,又能把中医古典针刺教的生动,让学生体会到针刺法的精髓。

在对古代中医学经典书籍的研读中,吴节对一些古典针灸法进行传承和创新,并在临床中形成了一系列有“吴氏标签”的针灸特色疗法。

“古代医书上,虽然讲了很多手法,但是在临床中,却往往运用不成功?为什么?可能因为文字缺失,又或者太过简略,甚至还可能是古人保守,它的精华不愿意透露,我们以前学医也遇到到这样的老医生,他有一身本领,但遇不上合适的传承者,如果子女愚钝,连子女都不肯教,带着一身本领就走了。”

《金针赋》里,提到烧山火等经典针刺手法,但却语意含混,吴节花了五年功夫,也没有研究清楚,有天给学生讲课时,讲到相关章节,突然悟出来“施针不成功的原因”,是需要加入“守气”。

“得气是烧山火成败的前提,守气是烧山火成败的关键,只有守住针下之气,再施以不同手法,针刺才能继续发挥作用,我突然悟出来后,人开心坏了,在课堂上,就想跳起来。”

这样的领悟,还有很多,比如“苍龟探穴”,就有她的摸索。

“有次糖酒会,一个老板找我看病,说他腰痛,怎么睡觉都不行,平躺痛,侧卧痛,翻身痛,看也看不好,我一看,是腰上有个痛点,小而深,不通则痛,我就用苍龟探穴法,啥意思?乌龟怎么刨土的?上、下、左、右都要动,先把四面土刨松了,再刺进去,我这样一做,果然就起了作用。”

吴教授在为病人做长蛇灸

吴教授研发的灸刺法

无论烧山火还是苍龟探穴,听起来似乎都很精深,但吴节说,中医并不像大家想的这么神秘,有时候治病,可能只需要一碗姜汤。

“我有回碰到个病人,一年四季都爱长口腔溃疡,头皮屑也多,就跟雪花一样,胃肠也很差,我给他针灸的同时,就让他喝姜汤,他说,吴医生,我火都这么大了,怎么敢喝姜汤?我说你吃的都是清热药,伤脾,姜汤养脾胃,果然喝了一个夏天,溃疡也不发了,头皮屑也没了。”

这个姜汤,也很适合普通人日常喝,特别是这个时节。

“我们四川,四季分明,可以根据不同时节养生,脾胃是我们全身的能量之源,一定要养好,夏天最适合养脾。我夏天的时候,周末早上都会喝,还会吃红豆薏仁粥,可以祛湿气。”

夏天熬姜汤用的仔姜

姜汤的做法也不难,嫩姜十五克到三十克不等,根据脾胃强弱而定,弱的少点,强的多点,水也只要一百五到三百毫升,熬上二十分钟,起床喝就行,“肠胃不好的可以加米汤,痛经的人加红糖。”

从事中医三十余年的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她说,自己的保养很简单,就是按时作息,饮食得当,合理运动。“夏天喝姜汤,冬天喝百合薏仁汤,平时爱爬山,每天晚上坚持锻炼,不是游泳,就是走路做操,晚上十二点之前必须睡觉。”

给学生们上课

吴教授带出了近80名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上千名本科生,周围的学生都超级敬爱她,曾经的研究生周睿说,吴教授带学生都是手把手的教,毫无保留。每周都会为研究生讲小课,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个人经验和临床案例,听过之后会有非常多的收获。

顺时漫生活中医养生沙龙

为了让更多粉丝体验到未病健康管理,6月14日漫成都联合顺时未病管理中心组织了一场“顺时漫生活”健康沙龙。该中心是四川省中医院治未病指导单位,而吴节教授也会定期在这里作指导。

沙龙活动我们聚焦体质健康管理,帮助大家调理各种亚健康问题。本次沙龙由吴节教授的学生,现任四川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杨丽洁主讲。

顺时团队研发的中药茶饮

随着现在大家对中医的了解不断增加,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体质都有了一定的预判。

现场活动进行中

大家都很好奇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体质,通过体质问卷调查,以及专家的解释,大家明白了体质状况,这个过程特别有趣,你会发现大部分症状都有中招。

哪一个体质应该吃什么类型的食物,特别是在夏至将至的时期,每一种体质应该怎么调养,杨主任均给出了重点注意事项。

专家给出的夏季调养小妙招:

1、夏天不要吃太冷的东西(运动后更不要吃冷的东西)

2、立夏开始到立秋前一天喝姜汤(一人份:仔姜15g 水150—300毫升 熬15-20分钟即可)

3、夏季可以吃点羊肉汤

4、做菜多加葱姜蒜等辛味事物

5、一定要睡好子午觉

6、不要在晚上做灸

7、最佳运动时间:早上9点-11点、15-17点、19-21点(缓慢的运动:散步、瑜伽、太极)

如果你也想参加顺时未病管理中心的类似活动,扫码关注,我们会不定期持续推出,更有机会与吴节教授进行互动哦。

漫成都有礼

福利来了!

【顺时治未病管理中心】赠送漫成都粉丝

免费中医问诊机会

快把你的需求回复留言告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