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人的“葵花宝典”:《玉龙歌》解读6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
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口眼歪斜,是面瘫的主要表现,这里针对口眼歪斜,用到了地仓透颊车穴,同时提出歪左泻右侧,歪右泻左侧,也就是哪一侧中邪,泻哪一侧。这里强调,口眼歪斜都是向面瘫侧的对侧歪斜,因为健康的一侧面肌会将面部肌肉拉向自身一侧。此外,杨氏《针灸大成》写道:灸地仓之艾,如绿豆,针向颊车,颊车之针,向透地仓。提出地仓穴也可以用直接灸法,同时可用地仓透颊车以及颊车透地仓的相互透刺的针法。
面瘫是针灸最常见的适应症之一,但临证时还有以下要点需要注意:
面瘫在西医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瘫两种。中枢性面瘫临床仅表现为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而上部面肌(额肌、眼轮匝肌)不受累,可以皱眉和闭眼。 常见于中风,多伴随肢体瘫痪等症状。
周围性面瘫临床表现为同侧上、下部面肌瘫痪,即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 同时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吃饭时食物存于颊部与齿龈之间。
对于周围型面瘫的治疗针灸是最好、也是最快的办法,而中枢性面瘫,尽管从面瘫角度看较周围性面瘫症状更轻,但是恢复更困难,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当然,不论是周围性面瘫还是中枢性面瘫,针对口眼歪斜,都可以针对面瘫的一侧取地仓透颊车治疗。
针刺时机与操作要求针灸治疗面瘫,尤其是周围性面瘫,在针灸时机的选择上,还是存有争议的。当然这主要存在于中西医之间。西医认为面神经分布广泛,而急性期面瘫病情进展较快,面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炎性水肿此时正处于高峰期,施以针灸或电针操作过早很容易损伤面神经或加重局部组织水肿,从而加重病情。西医教材更是直言,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应在发病1周后进行。
但实际上,中医临床一直还是强调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当然,急性期针刺的操作还是有讲究的,就是在局部的穴位比如地仓、颊车、翳风等针刺深度宜浅,少行针或者不行针,而远端选穴比如合谷、曲池等可行针得气。
面瘫日久或者是由于早期失治、误治或是由于面瘫的部位较深,容易出现面肌痉挛、面肌倒错等面瘫后遗症表现。治疗这部分症状是面瘫治疗的难点问题。
面肌痉挛多起源于一侧下眼睑肌肉颤动,后幅度及频繁程度不断增加,逐渐扩展至同侧面部其他肌肉,以口角肌肉的抽动最为明显,多在精神紧张、疲倦、与陌生人交谈、情绪激动时发作明显,在睡眠时停止。一般不能自行缓解。
面瘫“倒错”现象,一般发生于面瘫后期,病症延久者,其瘫患侧面肌跳动,自觉发紧,或瘫痪肌痉挛,口角歪向病侧,此即为“倒错”。
对于面瘫后遗症者,不建议对面部穴位强刺激,可采用艾灸或温针灸的方法治疗。应加强心理疏导,配合面部按摩等方法治疗。
活动详情请添加薇 信:jinhuatuo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