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几针,痛苦立缓——胃痉挛的针灸治疗

文 / 悦读中医
2019-05-16 17:15

小 编 导 读

胃痉挛,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现的一种强烈收缩状态,临床较为常见。胃痉挛发作时,患者多疼痛难忍,想要快速缓解其症状,针灸之法不可少。找准穴位扎几针,缓解痛苦展欢颜,具体操作方法见下文。

只需几针,痛苦立缓——胃痉挛的针灸治疗

胃痉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常为脘腹部持续或断续剧烈疼痛,疼痛明显者拒按,伴嗳腐胀满,或恶心、呕吐,或伴发热。痛势缓者可伴有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大便稀薄等症。

【治疗】

方一

1.取穴

主穴为中脘、内关、足三里。属实热者加梁丘、曲池;虚寒者加阴陵泉、公孙。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只需几针,痛苦立缓——胃痉挛的针灸治疗


只需几针,痛苦立缓——胃痉挛的针灸治疗


只需几针,痛苦立缓——胃痉挛的针灸治疗

2.操作方法

中脘直刺1.5~3寸,徐徐提插刮针手法;足三里、阴陵泉(向阳陵泉方向进针)均针1.5~3寸,提插捻转手法,要求针感放射到足部;梁丘直刺1.5寸,提插捻转手法,针感放射到髋或腹部;内关直刺0.5~1寸,捻转提插手法,针感可上行至肩或胸前;公孙向涌泉方向刺1~1.5寸,曲池直刺1~1.5寸,余穴亦用提插捻转手法。持续行针至疼痛消失后,再间歇行针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虚寒型,中脘加艾灸30~60分钟;实热型,可刺腘窝和肘窝浅静脉出血。

方二

1.取穴

足三里、阴陵泉。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只需几针,痛苦立缓——胃痉挛的针灸治疗

2.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者双手同时拿揉患者双侧穴位,拇指对应阴陵泉,其余四肢按揉足三里部位,操作时务必使患者有酸胀沉重感,捏拿3~5分钟,胃痛即可消失或减轻。此法为指针疗法,一般用于轻症或怵针者,多1次而愈。

【按语】

胃痉挛属中医“胃脘痛”范畴,针灸治疗立竿见影,效果显著。编者观察到,针灸治疗该病止痛作用取远端穴位优于局部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现代医学证实针刺足三里穴,可有效解除贲门、胃及幽门痉挛;梁丘为胃经郗穴,有传导经气,调理内腑的功能。实验研究证实,针刺梁丘穴可减缓胃蠕动。胃肌电图观察,急性胃脘痛患者在针刺止痛的同时,胃电图有相应改善。这说明针灸疏通经络,调达气机,缓急止痛等作用是有客观生理病理基础的。

几根针,几个穴位,搞定诸多疾病。

针灸好神奇,可是经络、穴位太难记了。

别怕别怕,小编带来了一本针灸歌诀类书籍,将知识容于歌诀之中,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只需几针,痛苦立缓——胃痉挛的针灸治疗

《 经典针灸歌赋全集 》

学习中医者,历来都有诵读中医歌诀的习惯,因医学知识枯燥乏味,强记诚难,若融书本内容于韵律优美之歌诀中,则韵味顿生而脍炙人口。一经熟读,历久而不忘。一本优秀的针灸歌赋书,是针灸教学和临床工作的重要工具。该书从大量古代医籍中辑录了比较实用和常用的针灸歌诀、歌赋,分为经脉篇、腧穴篇、刺灸篇、诊疗篇和流注八法篇分类介绍,并加以简单注释。主要特色:①收录最全,并且做了归纳、对比、纠错和修补;②历代关于针灸禁忌日、子午流注、八法针法的典籍形式、流派多而杂,本书系统整理后做到了清楚了然;③有评述,诸歌赋的作用做了精简的评述,便于初学者掌握;④对初学者列出了最低背诵量,便于他们迅速入门、立竿见影,本书是普及和提高相结合;⑤吸纳了日本学者对中国针灸的研究成果,首家绘制出经络诊察治疗图。(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孙学全针灸治疗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孙学全 马良志 高楠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