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治病八法
中医药临床治病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这是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所倡用的方药治则。针灸不同于方药,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法则。根据《灵枢》所述,针灸治病八法:调、通、引、决、温、劫、补、泻。因补、泻法古今有大量文献论述,故在此主要讨论其他六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虚则掣引之,血实则决之。”其中的调、通、引、决四字,正是针灸最重要的治疗大法。值得重视的是,《灵枢·经水》以十二水比喻十二经,经脉流注如同江河横流。而调、通、引、决四法均为治水之法,缓则调、引,是为治本;急则通、决,是为治标。
调法
王冰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调谓调适。”所谓调,就是调适、调和、调节、调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灵枢·根结》)“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藏为阴,六腑为阳。”(《灵枢·终始》)可见调气就是调阴阳、和五藏,此乃针灸基本治法。
调五脏
通过五脏原穴和背俞的针灸,可用来治疗五脏神气病。如抑郁症见五藏神志不安,心神散而不藏,脾忧思而不解,肾恐惧而不收,肝魂伤而狂妄,肺魄伤而悲泣,致焦虑、抑郁、恐怖等症,可取五藏之原(即太白、太溪、大陵、太渊、太冲)和中脘(代鸠尾)、气海针刺。又如慢性疲劳综合症应属五脏气乱、气虚者,也可用五脏原穴、背俞为主,运用走罐和针刺等,达到宁心安神、阴阳调和、气机通达、调和五脏的功用。
调督任
针刺五脏原穴即所以调五行,同时也用以调和阴阳。除此而外,针方中还常配合膻中、鸠尾、中脘、气海、关元诸任脉穴,百会、神庭、本神、前顶诸督脉穴,如此任督合用,同样是调阴阳的核心。督、任同调,神气共治,可用于各种精神神经病症。如用督脉百会、大椎、筋缩、腰奇,任脉关元、下脘、鸠尾、巨阙等穴阴阳互(针)刺法,治癫狂痫有效。又如小儿抑郁太息,可取天突、膻中、中脘、神阙和身柱、灵台、至阳等,用药物敷贴法获效。
调乱气
《灵枢·阴阳清浊》:“清浊相干,命(名)曰乱气。”《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调法可用于虚实不太明显或虚实相兼的慢性病症,如郁证、瘿病、慢性喉痹、藏躁、遗精等。尤其适用于清浊相干、气乱于脏腑经络的病症,如胸痹、咳嗽、胃痞、腹胀等。在临床上,可根据脏病取背俞、腑病取募穴,经脉病取荥、输穴(以输穴为主)的原则来取穴,远取与近取结合组方。如气火上逆、清浊相干,乱于胸中心肺者,表现为头胸烦热、俯仰喘喝(气短)、心烦、恐惧、失眠,可选用调气复方,取大陵、鱼际、太溪、膻中、气海、中脘等。
针法
毫针治五脏久病之法调法以针刺为主,迎之随之以意和之,以静、徐、缓、轻、浅、弱刺激为要,可运用调气、导气、平补平泻等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认为毫针的基本操作方法,是静以徐往,微以久留,通调血气,祛邪扶正。《灵枢·官能》强调针刺必须神定气闲、心静手巧,过程徐缓,用针端正,治神安静。
导气之法导气法出《灵枢·五乱》,在于引导脏腑经络中互扰乖错的清浊之气,恢复正常的阴阳平衡状态。故调神气常用徐往徐出的导气针法,和平补平泻调气法,取得微弱针感后静留、久留,以养神气为宜。
通法
包括通经脉、通六腑、通孔窍等方面,要求强刺、深刺、重刺,取得较强针感,并气至病所。
通经脉
通经脉,循经取远端穴和以痛为输、局部取穴相结合,治经脉血气不通的疼痛、瘫痪、痿痹等疾病。通经脉应用广泛,以实证、闭证为主,常取十四经要穴、大穴、针感强者。如通督阳法,可用于阳气闭阻,不能宣达,督阳不通,见身体各部感觉异常,四末不温而寒凉者,多取大椎、至阳、腰阳关等督脉穴。如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总领一身阳气,是最重要的通阳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该穴可适当深刺,有时还可采取多向行针,以获得到不同方向的针感传导。又如针刺内关施以气至病所手法,使针感上传心区,用治冠心病心绞痛。
通六腑
六府,胃、大肠、小肠传化水谷,三焦、膀胱运行津液、通利水道。在临证时以“六腑以通为用”为原则,对胃、肠、膀胱病采用募穴为主的通腑法。
胃病取用中脘、上脘、下脘和梁门、足三里。上脘、中脘、下脘可合称为“三脘”,用以通胃腑、和胃气,《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如胃气不降,见饮食不下、胃纳差、恶心欲呕等,可刺三脘以治诸症。
大小肠病用天枢、大横、气海、水分、神阙、水道,及气海旁开2寸处、关元旁开2寸处等,组成各种有针对性的通腑针治处方。除可治便秘之外,还可治疗各种难治性肠病。在治疗结肠病症时,要注意右、左下腹部有无压痛点,如有明显压痛者宜加针穴,甚而在该痛点加用傍针刺或齐刺法,以加强疗效。通腑法用于中焦脾胃和下焦肠腑等病时,常以大肠传导为指归,使糟粕浊气应时而下,则胃气自和。故通肠则和胃,和胃必通肠,如三脘、建里、足三里健胃,天枢、大横、气海、上巨虚、大肠俞通肠合用等。
膀胱病用中极、曲骨和以此两穴为中心、旁开0.5~1寸的一系列穴位,如大赫、气穴等。可用长针排刺中极、关元或曲骨及周围穴,如大赫、气穴,在膀胱、尿道、前列腺病症针刺时,务求针感下传至会阴、尿道。
通调和合《素问·五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脏使,使水谷不得久藏。”通达大肠也可通达全身气机。因此,在治胃肠病、代谢病时,清浊相干、脾胃失调者时,常用足太阴、足阳明和任脉穴配方,如取足三里、阴陵泉、中脘、气海、神阙、阴交、水分等调脾胃升清降浊,可交替配用上述通大肠法,是为通、调和合之方。
深刺法对胃肠部分病症可用单穴深刺法。如胃下垂,取6寸针从胃上穴(脐上2寸、下脘旁开4寸处)沿皮下肌层透刺至脐孔,加强手法,使胃部出现热胀、收缩感即止。又如深刺中脘、天枢,将针刺入腹腔内,可分别用治胃痉挛、小儿急性腹泻等。
通孔窍
以咽喉和眼病为例说明。
开音启闭急性创伤性喉炎,可取开音1号穴(位于颈喉结旁开1寸,即甲状软骨切迹向外旁开1寸,也即紧贴甲状软骨外侧缘),用1寸针雀啄进针,针刺入皮下后。再进针时用呼吸泻法分别进针,紧贴甲状软骨外侧缘边小幅度捻转,边缓缓向深处直刺,刺入约1寸,留针30分钟。
益明通窍风池、球后、睛明深刺,可用治青光眼和视神经萎缩等内眼病。如风池用毫针直刺1.5寸得气,针尖朝向患眼眼底,应用取热法将热送至眼底。球后,毫针直刺1.5寸得气,留针30分钟。睛明穴用毫针直刺1.2寸得气,留针30分钟,浅刺则效果不佳。
针法
通法均应以疾、急、重、深、强刺激为要,取得较强的针感,从而取得迅速疗效。在临床上,可根据相应病症,采用多穴同经强刺激,以构成针穴方阵取效的通六腑针方,和单穴、少穴深刺法的通经脉、通孔窍等针方。
引法
引法,引有引流、引领、引导之义。一般而言,引法是在与病位相距较远处或相对处的穴位进行针灸,以引导经气和调节经气,实际上也是选用针穴调和阴阳的一种特殊“调气”法。
《内经》的“引”
阴阳互引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用阴经穴治阳经病,用阳经穴治阴经病;还包括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脏病(阴病)取背俞(位于阳),腑病(阳病)取腹募(位于阴)等。
气血分治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虚则掣引之,血实则决之。”马莳曰:“谓导引其气。”决,决破其血。气虚宜引经气,血实则决络血,是为针刺两大治法。
标本虚实例《灵枢·卫气》曰:“下虚则厥,下盛则热痛。故实(原作“石”,据《太素》《甲乙经》改)者绝(截)而止之,虚者引则起之。”说明十二经标本上下各有所主病症,属实者当绝其根而止,虚者当引其源而起。虚者在起点(本)引之,实者在止点(标)绝(截)之。
病位上下例《灵枢·刺节真邪》曰:“上寒下热……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是上热下寒,以下引上之法。《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痛……取行间以引胁下。”即为取以下部穴行间,引治上部病胁痛,是引而下之例。
可见,引法可从气反理论去理解,从阴阳、气血、虚实、标本、上下去把握应用。而其中以本(四肢)引末(头面躯干),以标本虚实例来指导引法应用者为多。
引法的应用
针法除可在调神针方中应用之外,这种方法还常用于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疖肿、面部痤疮和慢性麦粒肿等。三叉神经痛见情绪急躁易怒者,为风火上逆之证。针方用面部诸穴浅刺留针以疏通经气,风池、合谷以祛风止痛,配用手足相关荥穴降逆泻火,常有显效。
灸法常以远道穴用麦粒灸法,是为引法之妙用。远道取穴常以身体末梢穴为主。如耳尖穴是麦粒灸和药笔点灸,可用于各种病症,包括各部扭挫伤、多种急性炎症(急性结膜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等)、术后感染和疼痛、急性关节、运动系病症等。再如十二井穴可表里同取,如少冲、少泽治面热面赤、口舌糜烂。也可上下同取,如关冲、足窍阴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等。
决法
决,开通水道,溃堤决岸。“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素问·针解篇》)“血实则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决就是刺络放血。
《内经》放血法
经络诊察 刺络放血法是基于络脉诊察的基础上进行的。络脉形色变化,以审视、扪切为主。望诊以审视血络横暴青紫显露怒张者,则可用刺络法泻之。切诊则必先用切循,以手指扪索络脉,有坚实结聚处用决法泻血。
决法和通法 从某个角度来说,决法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通法。两者的最大区别,通法的治疗部位是经脉,以气至病所和针至病所为主;而决法的治疗部位是浅表显露络脉为要,以放出紫黑瘀血为主。
决法的临床应用
决法有活血通络、清热泻火、开窍醒神、祛瘀决闭等作用,主要用于实证、热证、瘀血证等,常用四肢末端井、荥穴,也可用于肘窝、腘窝和浅表血络显露处。在临床上,可用皮肤针、三棱针、挑刺针和粗毫针等,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体质,采用点刺、散刺、叩刺等法。如从广义角度讲,实际上还可包括割治、刮痧在内。如麦粒肿可用耳尖放血,局部阿是穴针刺放血;斑秃用皮肤针强烈叩刺局部皮损区,使之出血。高热用耳尖、十宣,乳蛾用少商,中风闭证用人中、十宣、十二井,头痛用太阳,点刺出血等。一般忌用于老弱儿童和出血倾向者。
温法
针灸的温法应该包括艾灸、火针和针刺热补手法(如烧山火手法)等有温热效应的治疗方法。以下就艾灸、火针之温法作一简介。
艾灸法
艾灸法的作用特点 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者为宜,如《灵枢·经脉》:“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寒者热之,陷下者灸之,针之不为,灸之所宜,是《内经》所规定的治疗法则。根据艾灸法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瘀血证为主,对慢性病及阳气虚寒者尤宜。艾灸有温散祛寒、回阳救逆、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祛风除湿、养生保健等功效。不仅可用于体弱久病的慢性病症,也同样适用于体强新病的急性病症,还可用于急性热病和痈疖、消渴。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者,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可单用灸法,也可先灸后针,先针后灸等。
虚实寒热皆可灸之 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 但是也可用于部分热证。如李梴《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认为虚实寒热皆可灸之,可助元气、散邪气,使其气复温,热邪发散。
火针温通法
以火针施于穴位和一定部位,借火力和温热刺激,温阳祛寒、疏通气血,适于病势急者。火针法的要点其一是红,指针尖一定要烧得通红,否则无效;其二是快,进针、出针要迅速而敏捷,否则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火针对新病、久病,轻重缓急各种病症均皆适宜。其适应证主要用于疼痛、麻木、瘫痪、癥积、瘰疬等。也有用于高热神昏、四肢强直,角弓反张等危重病症的。
火针和直接灸的特点是作用持久、刺激均衡,对慢性病尤其相宜。故认为火针是直接灸的变法,而称为淬灸。可用大头针将其针尖烧红,对准穴位刺入。
劫法
劫法又可称为解结法、截根法,是以痛为输取穴,以知为度评定疗效的刺灸方法。主要在病灶局部和阿是穴(压痛点)刺灸以解结止痛。具体方法包括火针、艾灸、拔罐、挑割、烙熨、长圆针等。劫法和决法最大的不同,是出气和出血。决法决血络,放血见血;劫法解筋结,松解散结而不必出血。
阿是穴和压痛点
阿是穴 阿是穴(《千金要方》)又称不定穴(《玉龙歌》)、天应穴(《古今医统》)、敏感点、压痛点等,无具体名称和固定部位,是以压痛处和反应点为刺灸穴位,为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的来源之一,用于疼痛诸症。医生在临床上用撮捏、按压等方法检查,问其舒快或疼痛处,是以为刺灸之穴。
压痛是体表反应 压痛是病人对病症的体表反应,压痛应手,按之轻快,刺灸病已。《灵枢·背输》曰:“(背输)皆夹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灵枢·五邪》曰:“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输,背三节五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可见,用按压切诊探测体表的压痛反应,是发现腧穴、应用腧穴的重要方法。
结筋病灶点 切诊时手法用力要均匀,一般多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或侧面,进行按压、点压、推移诊查。左手拇指轻轻点在所要点压部位的一侧,以扶持或固定部位,然后用右手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或侧腹面,点压、推移、循按、提寻,沿经筋或经脉进行逐一寻查。
除上述之外,不少外证(如疮疡、痈疽、皮肤病)在其病灶局部处应用刺灸、拔罐等,也应属于劫法的范畴。
针刺
火针 火针多以局部穴位为主,即是以疼痛处和病损局部的浅表层为刺激部位,也可以循经取穴。火针有不同规格,包括细火针、中型火针、粗火针、三头火针和火鍉针等,可分为深刺、浅刺、烙熨三法,用于不同病症。如深刺法可用于瘰疬、甲状腺结节、腱鞘炎,还可用于疖肿、乳痈的排脓。浅刺法可用于色素痣、寻常疣、扁平疣、皮肤黏膜溃疡等及趾指关节炎,末梢神经炎和顽固性面瘫等。烙熨法可用于直径大于5毫米的色素痣、疣赘、皮肤溃疡和痔、肛裂。
长圆针 将长针、圆针两者相结合,使平刃状针末,一端保持锐锋状,一端保持圆钝状。锋刃端利于透皮进针,使针末直抵结筋病灶点处,且可在粘连或瘢痕中行锐性分离术。在结筋病灶边缘接近正常组织处,则应用圆钝端行钝性分离术。适应于筋痹、骨痹,分别用关刺、恢刺、输刺、短刺法等法,解结松筋。
此外,还有铍针、镵针、锋钩针法等,毫针的半刺、毛刺、浮刺、分刺、关刺、恢刺、短刺、傍针刺、齐刺、扬刺、围刺等,以局部取穴为主者均属此法。
灸法
麦粒灸常就近取穴,以患处中心为主,发散火毒,决闭解结,可视为本法范畴。如胆囊压痛点着肤灸,可立即缓解胆绞痛。对各种痈疽疖肿,也可在其中心部位烧灼。此外对各种痈疽疖肿,也可在患处的周围用小艾炷间隔适当距离围成一圈,然后同时点火,称为围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