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穴性:大量案例精解,学习用针灸从头治到脚

文 / 刘医生的小金方
2019-03-18 11:22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针灸的作用是由针灸的方法施行于穴位而取得的。《难经》将“迎随”的内容包括子母补泻穴在内,是说腧穴具有补泻的性能,谈补泻不能忽视穴位的特性。“随而济之”和“迎而夺之”原是指补泻法的总则,适用于各项补泻法。

后人将迎随补泻只看成是针的顺逆,本人认为这是片面的。针向的顺逆与针刺深浅一样,主要看穴位局部的解剖特点,不是各穴都可随便顺斜刺或逆斜刺的。针的斜向与掌握针刺感应有关,或是为了针向病所,而不必以顺斜为补,逆斜为泻。例如刺翳风穴,治耳病,上斜向耳部;治面瘫,向前斜向面部;治咽喉病,向下斜向喉部,如说分顺逆就不好掌握。

穴性是穴位局部的特点与针灸方法的结合而发挥出的作用,离开治法就不成其为穴性。对穴性的探讨是近代针灸家提出来的。穴性不同于药性,不能用药性的概念来随便套用,应当是在历代大量治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以便从理论上更好地加以掌握。

例如足三里一穴,文献记载最为丰富。早在《内经》中就有多处论述;在后世的针灸歌赋中也是反复提到。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经穴之一。对足三里治疗作用的认识就是逐步扩展和加深。在《内经》中主要阐述足三里对胃肠的调整作用,凡是“邪在脾胃”,无论虚实寒热都可“调于三里”;对“邪在胆,逆在胃”的呕逆症,还可“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明堂》《针灸甲乙经》所载治症,主要补充足三里泻阳明经热的作用,以治狂歌、妄言、口噤、喉痹、乳痈有热等。至三国时,华佗才提出“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南北朝时,秦承祖还说“诸病皆治”。说明那时已强调其补虚、益气作用。

《外台秘要》还说:“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冲目。”后人即据此常灸足三里以防治中风,或称为“保健灸”。宋代张杲《医说》载:“‘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患风疾人宜灸三里者,五脏六腑之沟渠也。常欲宣通,即无风疾。”说明历代对三里的治症逐步扩展,且从治疗发展为预防保健,在各经穴中具有特殊意义。

但三里用于“气上冲目”,主要指情志所伤的上盛下虚证,不是指外感风邪之症。元代李东垣因而指出:“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于胃之合(足三里),大危。”辨明表里,又使对经穴主治作用的掌握更趋明确。

根据有关记载,因而就定足三里的性能为:①谓胃肠,降气逆;②泻热、清神;③补虚、益气。这些提法又是与本穴的所属经脉和特定的归类相结合。穴性应有其分经属性、类别属性,更有其调气的基本特性。调气,是指不论是偏补的穴,偏泻的穴,都具有“调”的作用,至于调哪一经、哪一脏腑器官,则须加分析。足三里的“调胃肠”则指出其重点所在。“泻热”则联系阳明经的所过部位,“补虚”则对经与腑都有关系。这样去掌握穴性就抓住了要领。

对五输穴中的子母补泻穴不应看作绝对化。其实,母穴作为补穴,也可用于泻;子穴作为泻穴也可用于补,要随证施用。例如手太阴肺经的太渊是母穴,对于肺气虚的虚喘、气短,可用得气留针的补法,但歌赋说的“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则宜用得气转针和提针的泻法。“气刺两乳”指的是“妬乳”气痛的见症,并不是有人所误解的气病刺两乳中间的膻中穴。“气会太渊”,既用于补气,也可用于泻气。肺经的尺泽是子穴,对实证喘咳,可用得气转针的泻法;但对虚证“吐血定喘补尺泽”,则可用得气留针的补法。

本人对五输穴性能的分析,主要是注重其“井、荥、输、原、经、合”的类别,同一类的穴有其类似的性能,《灵枢》和《难经》所说的五输主病是其基本要点。

1、井穴

“病在藏者取之井”和“井主心下满”,说明井穴同一类穴主治脏病和热证。脏病指涉及神志的证候,宜取阴经的井穴,如涌泉用于厥逆昏迷,大敦、隐白用于肝脾气郁,中冲、少冲用于心烦热盛,少商用于肺热神昏等。阳经热证则泻阳经井穴,阳明热,取商阳、厉兑;太阳热,取少泽、至阴;少阳热,取关冲、窍阴。对于热邪在上者,井穴是上病下取的要穴,能起泻热清神的作用。

【案】

一神经官能症患者,心神不宁,夜不安卧,多梦易惊,头昏心烦,大便不化,苔薄白而脉细数。因从心脾论治,取神门、三阴交以理脾安神,交替取厉兑、隐白以清脾胃二经烦热,配足三里以和胃肠,并取印堂以凝神定志,用得气久留针之法而奏效。

2、荥穴

“荥主身热”,阴经的荥穴多主各脏的内热,如鱼际清肺热,劳宫、少府主清心火,大都除脾热,行间泻肝火,然谷泻肾火;阳经的荥穴多主各外经之热,如内庭、二间泻阳明经热;侠溪、液门泻少阳经热;通谷、前谷泻太阳经热,而以足阳经的荥穴较常用。意指热发于上,取足部是引而下之。

【案】

陈某,男,有高血压史。近头晕,眼蒙,发胀,视力减退,大便不畅,口苦,苔黄,脉弦。因从肝胆论治。上取双风池以疏泄肝阳,下取外关、光明以泻少阳络气,配侠溪、行间疏肝利胆以明目,引热下行,用伸提泻法。

3、输穴

“输主体重节痛”,是指阳经的输穴主治时轻时重的关节筋骨痛症。因阴经的输穴即原穴,应从原穴掌握其性能。阳经的输穴,如三间、陷谷用于阳明经的筋骨痛症;中诸、足临泣用于少阳经的筋骨痛症;后溪、束骨用于太阳经的筋骨痛症。上下肢分别选用作远取法,为远近主应配穴的重要方式,具有舒筋解痛的作用,对头肩上部的急性痛症多用之。

【案】

许某,女,有三叉神经痛史。左面颊痛,时有发作。晨起因洗漱不适又发剧痛,颊肉搐动、泪出,有碍饮食,即从阳明经论治。远取三间、陷谷,用捻转泻法,间歇运针;近取颊车穴,得气留针30分钟。疼痛随见缓解。

4、经穴

关于“经”穴的主病,《灵枢》说是“病变于音者”,《难经》说是“主喘咳,寒热”,《素问》说是“浮肿者治其经”。“经”穴的类别特性,似不如其他类穴明确。就病证的部位作归纳,主要是在咽喉部以及各经的肿胀,如经渠的喘咳、喉痹,间使、灵道的暴喑;阳溪、支沟、阳谷均主咽喉痛;在足经中,商丘主呕吐,中封、复溜主嗌干,解溪主腹胀呕吐,阳辅主腋下肿、喉痹,昆仑主暴喘等。“经”穴有平气降逆作用,在足部者还用治浮肿。

【案】

王某,女,农妇,二日来寝卧不安,食少,不语,不能对答,由其夫诉述所苦。神识清楚,自感胸臆不舒。苔薄腻,脉弦缓。是由心情抑郁,致成喑哑,即从心肾施治。取间使配灵道以通调心神,行捻转泻法,嘱配合吸气。经10次呼吸后,再加针人中,针尖朝上,使吸气,口欲出声而不畅,再嘱张口发“啊”声,意在诊视其喉舌。数次后发音渐清,能说“痛”。再加针复溜,得气留针10分钟,对话复常,自感心胸结气得到舒畅。

5、合穴

关于合穴,《灵枢》说是“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这里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外经受邪而侵犯血分的病证,一是病在胃肠以及饮食不节而得的病证。后者即包括《难经》所说的“逆气而泄”,概括说成“府病取合”,指的是六腑下合穴。其余合穴则以其经为主。手三阳的合穴,曲池、天井、小海,主手三阳外经病;手三阴的合穴,尺泽、曲泽、少海,主胸部症;六腑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委中、委阳、阳陵泉各主六腑病;足三阴的合穴阴陵泉、曲泉、阴谷,主腹部症。这样手足合穴各有不同的主治重点。

【案】

李某,男,农民。自诉“发痧”,心胸烦闷,厌食,大便溏泄,腹隐痛,时嗳气。苔薄白,脉濡。治以宽胸调胃肠和营血之法。先以七星针叩击曲泽周围至潮红微出血,以起宽胸和营作用;再针足三里、上巨虚,使感应下传,留针15分钟,以调理胃肠,症状见缓解。

对四肢穴是以五输、原、络、郄穴为代表,掌握其穴性;躯干部穴则以背俞、募穴为代表,掌握其穴性。会合各家有关俞募的不同记载,特别从背俞的定位分析其理论与临床意义。《灵枢•背俞》以“焦”字代“椎”字,从而证明上、中、下三焦实际与上、中、下三段脊椎相联系:上七椎前对胸部,属上焦;中七椎前对上腹部,属中焦;下七椎前对下腹部,属下焦。这一分法,对按二十一椎高度所分布的穴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上部肺、心、心包;中部肝、胆、脾、胃;下部肾、大小肠、膀胱、胞宫,所列脏腑各与腧穴相应。背后为背俞,腹前为募穴,两旁各穴作用也相类似。将这一具体部位与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概念沟通起来,加深了对经络理论的全面理解,并应用于临床实际。

《素问》说的“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是指治五脏病以背俞为常用,而六腑病以其下合穴为常用。俞募穴是邻近脏腑的穴,五输等穴则是远离脏腑的穴。如何用好近取、远取,是针灸治疗所必须加以注意的选穴配穴问题。或近取,或远取,或远近配合,以发挥“本标相应”的作用,这是针灸用穴的大法。

从以下各例可以说明头、胸、腹、胫四气街穴的应用。

【案1】

石某,女,30多岁,头晕欲呕,不能食,目不欲张,两腿痿软不能行。有汞中毒史,病情时有起伏。脉沉细,苔薄黄。阳气不运,足不任身。即嘱伏案坐位,针两天柱,按纳取气,以调足太阳之经;再针大椎,用微旋法以运阳气,即感气舒呕止。留针15分钟后,神情大见好转,并以方药调治。因“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故从头项施治。《灵枢》所说:“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不熨而刺大椎也是取其通阳作用。“上虚则眩”,于近部取穴属“推而上之”的用法。

【案2】

赵某,男,56岁。清晨咳嗽、气喘,近年秋凉后辄发,多痰沫,不耐风寒。苔薄白,脉濡缓。寒袭于中,肺气失宣。嘱俯首坐位治疗,先针大椎,入一寸,用微旋法以运阳气;继针左右大杼、肺俞,用微旋徐推补法,针入1寸,以宣行肺气。留针15分钟,因不便施行灸法,去针后即利用辣椒风湿膏2张敷贴于背旁针穴部,以起温运作用。至隔日复诊,自感咳喘大减,再施以上法,逐见好转。针刺结合敷贴,其效着重在经穴,这是“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胸中肺心之病须从上焦部近取,治法则可随症变通。敷贴近似温灸,对寒甚者宜以灸法收效。

【案3】

张某,女,35岁,患泥沙样胆结石,于过食油腻与情绪不快时辄发脘胁间绞痛,漾漾欲吐,心痛彻背,辗转不安。脉紧,苔黄,按其背,七八椎右侧酸痛明显。与针双侧阳陵泉后,痛稍缓;随针胸7~8夹脊,左右均取以起协同作用。行切而转之,其感应达右胁,痛随之缓解。留针30分钟,并作间歇转针以增强效果。中焦原以中七椎定位,李教授结合临床实际,将其位提高二椎,即以胸1~6属上焦,胸7~12属中焦。也即肝、胆、脾、胃的病痛反映部位一般较高,故其取穴可从高考虑,不是局限于原定的背俞,而随其按压反应灵活定穴。《灵枢》所说:“气在腹者,止之于背俞与冲脉”即指背与腹部前后相应的关系。

【案4】

孙某,女,44岁。诉左腿前部酸痛,起于产后,伴腰部酸楚,午后加重,上楼特感疲乏。其病位居前,应属阳明腰腿痛。嘱伏卧针治。先针左肾俞、气海俞,直入2寸,行导气法,使感应达股前,留15分钟后起针;再加针左冲门、伏兔穴,从太阴、阳明施治,以前后上下配合而奏效。取足太阴冲门而不取足阳明气冲,是因冲门更有利于行气下传,以达病证所在。《灵枢》说的:“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气街应是包括腹股沟部各穴,不限指气冲。身前气街与其后的髀枢都是当髋股关节部,关系着整个下肢。阳明腰腿痛当以冲门为要穴,少阳、太阳腰腿痛以环跳为要穴(交会穴),太阳腰腿痛则以秩边为要穴。所说“承山、踝上以下”是指其下部的有关经穴,也不是只指足阳明经穴。取这些穴是为了达到“气下乃止”,以起“引而下之”的作用。

我是中医老刘,个人微信:docfatt,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