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医案·医话】缓慢捻进针法临床意义探析

文 /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03-07 19:16

导 读

“缓慢捻进针法”由我国著名针灸学家朱琏提出,临床疗效良好,操作要领是“缓慢”与“捻转”,要求进针时捻转频率约20 转/min,捻转角度小于15°。这种轻柔的进针手法正如《灵枢•官能》中所言“微旋而徐推之”。现代针灸专家陆瘦燕、王乐亭、杨永璇、郑魁山、党波平等进针均有用力轻巧、进针缓慢的特点,黄鼎坚、肖继芳等前辈应用此针法也颇有经验。本文总结各家经验,探讨缓慢捻进针法的临床意义。

1 易于得气、循经感传

通关过节、气至病所:临床上广泛使用快速进针法,视“无痛进针”为高针刺水平的体现,却忽略了快速进针难以把握最佳针感点,虽可快速诱发强烈针感,但针感局限难以产生循经感传。针刺得气是取效的必备条件,气至病所是循经感传的最高体现,而缓慢捻转进针是针刺得气、气至病所的重要手段。从皮肤刺入之后逐层深入,缓慢捻转可给予天、地、人三部持续而温和的刺激,利于经气的聚集和叠加,易于循经脉扩散或由穴位处向外辐射,甚至向远端扩散,通关过节,使“气至病所”。

充分发挥皮部作用:大多医家认为对皮部刺激过多会导致患者情绪紧张,产生抗拒心理,不利于针刺治疗,所以针刺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皮部的刺激。但皮部与气血营卫、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充分调动其经气有利于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调和脏腑阴阳,所以不可忽视皮部的作用。

2 调神守神、调和阴阳

《针灸大成·针邪秘要》曰:“定神,谓医与患者各正自己之神,神不定勿刺,神已定可施。”可见医患双方均需安神定气。针刺调神贯穿于缓慢捻进过程的始终,可使患者心定神凝,引导患者注意于施术部位,神至而气至,促使经络气血运行,调和阴阳,提高针刺的疗效。

3 分辨正邪、指导补泻

缓慢捻转进针强调逐层深入,感受针下之气是谷气还是邪气,全面了解患者机体状态后方行补泻,如此补泻得当方能获效。

4 取穴精准、减少损伤

快速进针医者多专注于进针速度,难以同时兼顾针刺部位的精确性,加之进针速度快、位置深,易伤及周围的神经血管。缓慢捻转进针强调手法的轻柔,进针速度缓慢,对捻转频率与幅度均有严格要求,针尖越靠近神经血管,针感便越强,此时以得气为度,停止进针,便可保护精气不受损伤,避免了各种针刺意外。

(导读内容摘自原文,参考文献及更多信息请见原文。)

阅 读 原 文

(左右滑动进行翻页,点击图片可放大)

【引文格式】

林丹丹,张宏,韩方达. 缓慢捻进针法临床意义探析[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41(2):196-197. DOI:10.3760/cma.j.issn.1673-4246.2019.02.023.

2019年第2期目录↓↓↓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年第2期目录

2019年第1期目录↓↓↓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9年第1期目录

2018年第12期目录↓↓↓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第12期目录

本栏目历史文章↓↓↓

❀ 【医论·医案·医话】“以喜胜忧”情志相胜疗法与癌症相关性抑郁下载全文

❀ 【重要通知】2019年2期样刊寄出通知

访问

审稿费、购刊费,轻松支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杂志出版中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点击相应期刊封面图可进入其官网,

官网是我们的唯一投稿网址,请牢记!

联系我们

撰稿很辛苦,

投稿须谨慎,

官网是咱的唯一渠道!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

即可轻松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可跳转至我们的官网,

”,

或文题后的“下载全文”,

即可阅读或下载相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