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针灸”这么神奇?孩子生病,扎妈妈就行?医院回应……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中医药针灸科医师发表一篇论文称,量子纠缠理论能运用到针灸临床的直系亲属互治上。
这个“突破性”的成果意味着,如果孩子生病,针扎妈妈就有可能治好。
论文里提出,“根据量子纠缠理论的耦合关联和超越时空性,父母与子女以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必然存在量子纠缠现象”。为了证明这个理论,论文还举出了15个临床案例。
16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发表声明,表示该论文属于作者个人根据相关理论和现象所作的思考和探讨,并非最终临床研究报告。
专家:对量子理论不负责任的滥用!
此前,记者联系了量子物理专家,对该“重大突破”进行求证。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文卓表示,用量子纠缠来解释“小儿生病给母亲针灸”是对量子理论非常不负责任的滥用。
上述这篇关于针灸与量子纠缠的论文里提到,鉴于痛证的针灸效果立竿见影,论文作者以痛证为例,针刺15位患者亲属,14例患者与其直系亲属(被针刺者)同处一室,1例患者与其直系亲属(被针刺者)分别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和北京市。
研究结果提示:患者的病痛将会在自身相应腧穴出现压痛点,在直系亲属(被针刺者)的同一腧穴也会出现压痛点,且统计显示呈现正相关,经过针刺治疗后,所有的痛证均有减轻,其中4例患者疼痛即刻消失。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段伟文表示:“ 实验本身设计极不严谨,不论是对针灸的疗效还是直系亲属疗效间的关系,都应该有更严格的实验设计以严格确定结果的相关性。”
“量子纠缠本身是物理学研究,相关研究必须建立在量子观测之上。”段伟文说,“如果仅仅用量子纠缠作为理论前提或实验原理,就只能说是穿凿附会,是与科学研究无关的行为艺术。”
量子项链?量子鞋垫?假的!
随着我国量子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相关概念的普及,现实生活中的所谓“量子产品”也五花八门,“量子项链”“量子鞋垫”纷纷出现,有的甚至宣称可以防癌。
“量子之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曾讲到,他的姨妈曾买过一个所谓的“量子挂坠”,并跟他说,“据说利用你的这个技术可以防癌”,潘建伟立即辟谣,“根本没有这回事”。
对此,潘建伟也希望更多消费者,不要轻信市场上这些炒作的概念,他说:“这些年中国的量子技术做得不错,‘量子袜’‘量子鞋垫’都来了。现在民间有一些厂家利用量子的概念来推荐量子包装的保健品。这些几乎都是假的,不要受骗上当。”
量子技术是个什么技术?
量子技术究竟是个什么技术?我们普通老百姓如何理解量子概念呢?潘建伟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做过科普。
潘建伟说:“ 量子力学大概概念就是,世界上的很多物质,都是由最小单元颗粒化这么一种东西组成的。比如说空气里面有很多小颗粒,我们把它叫做氧原子、氢原子,这些东西都属于量子的范畴,所以它是颗粒化最小的单元,不再可分。
量子的概念延伸出去就会导致一种量子纠缠的概念。比如说,我手中有一个玩游戏用的骰子,你手中有一个骰子,我们俩距离比较遥远,我在北京,你在上海。在我们手中扔这个骰子的时候,如果事先它们属于纠缠的话,你每次扔都出现5的结果,我也出现5的结果。所以在遥远地点之间,有这么一种奇怪的互动。这就叫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不等于亲属之间有感应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估计还是不太明白到底什么是量子纠缠。但可以确定的是,量子纠缠和是否是直系亲属没有关系。它指的是量子之间的互动,跟血缘无关。
上述论文被曝光后,网友们纷纷跟进,评论十分精彩。
医院回应:系思考和探讨,非临床报告
16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近日,有网友发布称,有一种“给母亲针灸,就能给孩子治病”的治疗手段,并指出这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医师的一篇论文有关。此消息被广泛转载,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
事情发生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度重视,经核实《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确是我院针灸科王军、吴彬、陈晟三位医师发表在2017年11月《中国针灸》杂志“学术争鸣”专栏里的论文。
针对该文章的学术严谨性和科学性,我院已组织专家深入了解该文章的情况。
经初步调查,该论文属于作者个人根据相关理论和现象所作的思考和探讨,并非最终临床研究报告,对临床医疗尚不具备指导性。
医院鼓励学术创新和学术争鸣,同时,更加倡导严谨的治学精神,规范的学术研究。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不负责任不严谨和夸大中医药疗效的言论和观点。我们始终坚信:用严谨和科学的态度传播正确的中医药知识是我们的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