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得气是让病人特别舒服,而非酸麻胀痛的针感
如果你喜欢中医、文化、健康、养生,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这里有趣,不简单。
原来学习针灸还有这么多讲究
针灸最重要的目的是保养我们的精气神
刘德会老师手里有一本看上去很有年代感,书皮都已经泛黄的《黄帝内经》,经常看见他拿出来跟同学说:“书只有读了才是你的。”《黄帝内经》这本书你要先看薄了,再看厚了,然后再看薄了。
对刘德会老师最直观的印象是典型的山东大汉,还有他手里拿针可以做出很多针功夫。这两者是有很鲜明的对比,看他对一根小小的针即温柔又特别有掌控力,放在手里可以灵巧的做出很多针法,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烧山火、透天凉、和逍遥针法。
平常对于扎针的印象,一般都是选穴进针,然后进行行针,病人一般会有酸麻胀痛等感觉,我们一般叫做针感。
而刘德会老师一再强调:酸麻胀痛这叫针感,而不叫得气,更不能等同。
广义的得气是包括了针感,但是真正的得气像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之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针下得气,气至如鱼吞钩,钓鱼的同志会有体会,针下的得气恰恰是让病人特别舒服,心情愉快的享受完治疗,得气以医者手下的感觉为准。
刘德会老师还强调:传统针法对基本功的训练是要稳扎稳打,反对暴力针感及暴刺针感遗留很多天。
对扎针的基本功训练有哪些指导?❶ 可以先练习爆发力,灵枢九针十二原对于指力的训练有要求: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❷ 在练习捻针、撮针、爆发力、柔韧力的前提下,学习针下辨气,针是手指延长的一部分不只是一根针,你对针怎么样,针就对你怎么样。
爆发力和柔韧力的区别是进针无痛是爆发力,行针无痛是柔韧力。
进针以后在穴位行针,明于穴位不明于手法而终身不医一病,强调的是疑难大病,要精于补泄手法。
水善力万物而不争,以柔克刚,把柔劲练好,手不离针,针不离手,柔韧之力把针拿在手里,像一杯红酒细细的慢慢的品,捻到手指感觉不到针,再天、地、人针下辨气。
柔进可以做到捻转无痛,学习针灸的指力要分层次进行。
扎针容易得气难,
得气容易守气难,
守气容易辨气难,
辨气容易驭气难。
在不伤人体正气的前提下做好了针刺手法,临床疗效可以几倍的提高。
如果想把针灸作为事业,针灸基本功的训练是可以伴随一辈子的。
在临床中有哪些扎针的禁忌?要想学好针灸,病人的治神也很重要,体现在与医者之间的配合上。
针灸治疗完病人的调摄,操作时要手如卧虎,如临深渊,切记不要聊天,神是散乱不安定的,定神必瞻病人双目,一定要看病人的印堂穴,看病人的神是否在,如果神不能被治住疗效往往一般。
神情是否稳定,心脏阳气是否旺盛,印堂发青不可以扎针,有风相。眼神迷离必须把神调回来再扎针。
扎针常见还有晕针,晕针解法:大椎穴用艾条熏灸,断其退路,严重的晕针是病人心阳衰弱,瞻其病人目,印堂透山根,把心阳护住。热汤熏气喝水,脉很快就回来了。
针灸有很多禁忌,医者的禁忌还有病人的禁忌。
按传统针法,饱勿刺,刺完也勿饱。非常重要的,以内勿刺,以刺勿内 ,内即房事,针灸最重要的目的保养我们的精气神,房事去针灸疗效不可能高,针灸完行房事不光没疗效还会有害。
福利小放送马上进入三伏天,处于空调环境是在所难免的,导致头晕脑胀,进而进入三伏天,这个夏天怎么养生呢?刘德会老师也给出了几个小妙招:
吹空调后头晕头疼一般是阳维脉气虚, 室内室外人为的十几度温差确实体虚的人这个夏天不好过。
1 第一可以灸大椎,用五龙灸法,大幅度的提升人的阳气,用五根不粗的艾条用雀啄灸法,灸到手的四肢末梢有冰凉的东西出去。
2 第二个推荐的方法是足浴泡脚,松节45克、川椒10克、艾叶45克煮水,非常适合现代心脾两虚的人使用。老寒腿的可以加伸筋草,连膝关节一起泡,人身上的寒湿很快容易去掉。
早晚都可以进行足浴泡脚,早晨起来足浴还可以生阳气,让你一天精神抖擞。
今年的雨水很多,湿气很大的天气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几只一起拿热水冲开,拿毛巾浸泡。
从头到脖子及腋下热敷,可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皮肤破损处避免)
注意:用热汤去热敷,要求微微出汗,不要大汗否则伤阳,过犹不及。微微出汗,风湿去也。
学习或者养生需要持续的进行,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刘德会老师的养生方法:每天早晨起来,把12条经络的穴位进行点穴。
本文作者
刘德会
刘德会老师是正安《中医基础理论课》的主讲老师之一。网名“针魂”,他有一手漂亮针法,平时治病以针为主,最拿手的是“烧山火”和“透天凉”,一根小小的银针在这位山东大汉手中,有如绣花针一般灵巧。他也是中医的活地图,对中医江湖各门各派了如指掌。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