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双一流”机遇,全力推进中医药一流学科建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现为黑龙江省高教强省规划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于2004年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当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和希望,以继往开来的雄心、济世惠民的壮志、奋发进取的豪情,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本期节目里,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先生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孙忠人教授针对高校“双一流”建设话题,以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积极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中医药大学方面的举措进行讨论。
抢抓“双一流”机遇,全力推进中医药一流学科建设陈志文:现在很多985,211学校大规模砍掉自己原来并不擅长的学科,如浙江大学此次就撤销了中医学和中药学科学位授权点。那么您有什么样的考量?面对“双一流”这样的机会, “双一流”是给了大量的原地方学校、或有没有进入985、211的学校机会,你们学校怎么考虑?
孙忠人:综合大学要集中精力,我们更要集中精力。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和药学4个一级学科,我们准备分三个层次进行规划:一是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中药学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二是中医学学科排名在同类学科前列,为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创造条件打好基础;三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和药学学科努力创造自己的优势,尽量靠近一流学科标准,同时积极打造中俄中西医结合特色学科。
针灸:非药物绿色疗法的独特价值陈志文:中医是很独特的,针灸又是中医里面最独特的一个体系,您能不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门学科和您的一些体会?你觉得针灸最大的价值作用是什么?
孙忠人:针灸是一种非药物的绿色疗法,在有些病症治疗中具有不可取代的疗效和独特性。针灸直接作用到肌体,通过肌体的内在因素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而不是从外界给人体一种物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治疗延髓麻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已经写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路径,在全国推广。
中西医不应对立,而应互补陈志文:中医药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国家也很重视。但是同时对中医药也有一些争议和非议的声音,您怎么看?你能不能比较通俗易懂地把中医的理论体系和西方现代医学的这个理论体系不一样的地方介绍一下?
孙忠人:我想作为中医药工作者,要积极面对争议,有些争议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中医和西医作为两个医疗体系的形成过程是不一样的,西医是建立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在组织、形态这种解剖学基础之上,而中医药是在长期社会临床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体系。如果从防病治病的角度讲,西医是治疗人体的病,而中医是治疗有病的人。就是中医讲的是在整体观念之上的个性化治疗。西医有西医之长,中医有中医之长,两者不应对立,而应互补,要互相促进、互相借鉴。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陈志文: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如何发挥传统文化这种“走出去”的作用,你有什么考虑或者想法?
孙忠人:我们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近年来在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办了全球首家“中医孔子学院”,并连续五年被国家汉办和教育部授予“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创办中俄生物医药论坛,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3届,并发起成立中俄中医药创新发展联盟;成立美国分校,首次在海外开设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国外目前对中医药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求都非常大,中医药“走出去”的空间巨大。“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立足俄罗斯,巩固西欧,开拓美洲、澳洲,构建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努力为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