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远去的中医大师
回首过去一年,很多兢兢业业、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身的中医前辈们离开了我们,他们精勤不倦、敬业奉献的精神鞭策着无数中医后学。在清明时节,我们深深地缅怀那些故去的中医大师,缅怀他们为中医药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中医文献学带头人
张灿玾 (1928-2017.9) 首届国医大师
您不仅是首届国医大师,还是著名中医医史文献专家、中医教育家。
您从医从教70余年,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第一线,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德高望重,医术精湛,治学严谨,造诣精深,为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您是中医文献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主要奠基人,在古稀之年完成了百万字巨著、中医文献学学科理论的奠基之作——《中医古籍文献学》,为我国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您在78岁时,还出版了70余万字的医籍研究专著—《黄帝内经文献研究》,81岁高龄时还整理出版了《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走近名老中医张灿玾》《张灿玾临床经验纂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
您把自己的行医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在学生眼里,您不仅是老师,更像是挚友。只要学生生活有困难,您一定第一时间帮助;只要学生有疑问,您一定第一时间解答。
您一生甘于清贫、潜心做学问的精神,令人敬仰,催人奋进。
如今,您走了,但更多的中医人将秉承您的遗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将中医药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脾胃病患者的“小神仙”
李振华 (1924-2017.5) 首届国医大师
您出身中医世家,在流脑、乙脑疫情蔓延的年代,西药无法对抗灾难性疫情时,您不顾危险,数次深入疫区,用辨证论治的中医思维成功阻击了疫情,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您长于热性传染病,通于内科杂病,精于脾胃诸病,强调辨证施治,方有别,医无界,不见病人,绝不凭空下方,被患者们称为“小神仙”,被中医学界称为脾胃病国医圣手。您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脾胃学说。您将“勤、恒、博、精、悟”作为练就医术的“五字箴言”。
您诊治的近千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没有一例转为胃癌,这一奇迹驳斥了国外学者认为该病是“癌前病变”“胃黏膜不可逆转修复”的论点。
您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传承,您常说,一定要学好中医理论,只有学好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您年届82岁高龄之时,仍坚持每周2~3个上午门诊,就算腰不太好,经常需要卧床,您还会经常为慕名上门求医的患者看病。
您的话语所传递的,是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学术思想,是一种悲天悯人、拯救苍生的大医情怀。您的医道所秉承的,是天、地、人合一的中医理论和养生学说,更是一种和谐的世界观和为人处世的哲学思辨。
忠诚的中医捍卫者
颜德馨 (1920-2017.4) 首届国医大师
您最不愿意见到的,是中医人不热爱中医,不相信中医。
2001年,您以84岁高龄战斗在抗争非典的第一线,总结出“湿、热、瘀、虚、毒”几个关键病机特征,为形成中医药抢救非典患者方案提供了重要指导。
学术上,您在传统中医“八法”之外,开辟了一条新路。您根据疑难病证难愈复杂等特点,倡导“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提出“衡法”治则,为诊治疑难病证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
您对待学生,既授以艺,更教以德。在写给学生的书信中,您写道:“颜氏身居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希望你们学习这种苦学精神。今后来往,不要带礼品,家常便饭,树立样板。教人以仁义,站得高,莫彷徨。”
您敢于挑战中医教育西化的弊端,为了中医事业的传承奔走呼号。
您的一生,真正践行着您的名字——德艺双馨。
新中国针灸学科奠基人
郭诚杰 (1921-2017.5) 第二届国医大师
您一直致力于针灸事业的传承发展,为中医针灸事业默默耕耘了60余年。
您是国内外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第一人,通过临床观察和深入街道、乡村开展乳腺病普查,借鉴张仲景调肝以治四脏的思想,您创新性地提出了“肝为枢,疏气机,通血脉,补肝肾,调冲任”的学术思想,为众多乳腺增生患者带去了康复的希望。
您的一生都与银针相伴,行医生涯中,也非常重视经典的学习,您认为业医难,精医更难,人生短暂,精力有限,而学海无涯,医籍汗牛充栋,要想学通、求精很难。要用有限的知识与技能应对千差万别、变化多端的临床疾病也很难。
因此,您要求弟子们学理论,上至《素问》《灵枢》,中及《难经》《伤寒》,再有《千金要方》《针灸大成》等经典医籍,均应详研精读,重要段落条文还应熟背。
您是新中国针灸学科的奠基人,也是针灸临床及科学研究的引领者。您希望针灸作为马前卒打开中医走向世界的大门后,能继续引领中医文化,担当起中医复兴之大任。
扎根西北的中医巨匠
周信有 (1921-2018.3) 第三届国医大师
您长期从事《内经》教学,对《内经》理论研究颇深,是该学科国家级学术带头人,致力于疑难杂病的治疗和研究。
您擅长肝病、血液病、冠心病、肺心病、痹证等疾病的诊治,研制出治疗病毒性肝炎和冠心病的国家级三类中药新药“舒肝消积丸”和“心痹舒胶囊”,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在医德医风、学术造诣等方面,您独树一帜,医治的患者多达50余万人次,培育的桃李遍布全国各地。您学术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理念。
您治学严谨、造诣精深,以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深谙《内经》旨趣,遵古而不泥古,提出了“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的医学思想。
您行医丹东,执教北京,扎根甘肃,服务基层,为民除瘼,教书育人,以身载道,不忘初心,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世纪,育出现代中医的巨人,先人已去,重任尤在,哀痛惋惜之外,后人更应汲取您的精神,继续前行。
中医“活辞典”
张志远 (1920-2017.11) 第三届国医大师
您幼承庭训,研读经典,知识渊博,医术精湛,治学严谨,从事医教研工作70年。
您酷爱读书,博闻强识,曾阅览中医药相关书籍3万余册,积累了千万字读书卡片、笔记,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内经》《难经》《伤寒论》以至后世诸家之书,您无所不读,无所不通,人称“活辞典”。您思路开拓,广泛搜求各种史料(正史、野史)、笔记、小说等,虽年逾古稀,未尝释卷。
您关注科技新动向,对新兴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等也颇有兴趣。
您提倡“医易相关”学说,认为《周易》乃“群经之首”,其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过重大影响。
您研究各家重源流,对医家的生平、著作进行严格考证,填补了许多空白。您对医家学术的辨析与验证,亦多精辟之论。
您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坚持一周4次出门诊,只为在有生之年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人们会永远铭记您的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感谢您为中医药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安徽中医骨伤创始人
丁锷 (1934-2017.7) 首届全国名中医
您是中医骨伤界的一颗巨星,您将一生献给了中医药事业。您是安徽中医骨伤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建立了中医骨伤教研室,创立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骨伤科。您把中医作为创科之本,把人才作为兴科之源,把病人作为立科之命。
您编著的《中医骨病学》《中国骨伤科学·内伤病学》《中医临床诊疗规范》《中国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等多部学术专著,被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教材。
您深知,中医学是一门临床经验医学,博大精深,必须在继承中创新。几十年来,您言传身教,先后培养了安徽省几代中医临床骨科专家。
您始终把组织对您的肯定看作是“高看一眼”,您把对病人的悉心关照和治疗看作是“医生的本分”,把学术界给您定义的地位看作是“大家的功劳”,把自己工作的医院看作是大家“共同的家”。
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年事已高的您虽不能直接到地震灾区,但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
您用中医知识,为党和人民服务,直到生命的终点。
中医针灸申遗的功臣
沈志祥 (1946 -2017.7)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您几乎全程参与推动了中医针灸的申遗工作。您一生都在为中医针灸事业奋斗,为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对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花甲之年仍在竭尽全力推动中医药申遗工作。
您把带领团队的“申遗”大事记总结为:苦觅文献苦作乐,孜孜不倦做筹备,政府领导表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锲而不舍终如愿,申遗过后要思考。短短的几行字,却是您多少个日日夜夜为中医针灸申遗工作呕心沥血的总结。
最终,由中国政府申报的“针灸”项目于2010年11月16日成功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让中医学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弘扬和展示,是您一生不变的承诺。
您把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医药事业,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为民间和基层中医的困难和诉求奔走呼吁,为民间和基层的中医药工作人员争取地位、争取政策,高风亮节。
您常说,这世上唯一不能割舍和失去的东西就是对中医药的传承情怀。
独创“孟氏架”的骨科圣手
孟和 (1930—2017.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您学西医出身,却在从医过程中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走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的道路,您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泰斗。
唐山大地震,大批伤员急需搬运、抢救和治疗,您发明了骨折复位固定器系列——孟氏架,形成了孟氏疗法与理论体系。
您的孟氏架的应用极大地缩减了下肢骨折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伤残率。
您是我国骨科生物力学的倡导者和开创者,您所创立的“骨折复位固定疗法”大大提高了疑难骨折、骨病的治疗效果,将中医骨折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完善和丰富了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体系。
您一生“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为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事业呕心沥血,培养了一批批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技术专家。
骨科圣手,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