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之爱在指尖绽放
银针之爱在指尖绽放
——蓝村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吕永波
一个沉稳、内敛的男子,微弯着腰,手部轻巧而有力的在病人身体上做着推拿手法,十几分钟推拿结束后,拿起针灸治疗车上的棉球和银针,对准穴位一擦、一扎、一捻,动作行如流水,稍事整理,向病人交代了注意事项后,又急匆匆转向下一个床位。
他,就是蓝村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吕永波,1996年毕业,在针灸推拿科一干就是21个年头,无论刮风下雨,每天8点前准能在科室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为了尽快提高针灸推拿水平,他曾经四个月天天坐五点半的火车去青岛中医院学习,中午再坐火车赶回来上班,从未迟到过;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经典书籍,自费订阅专业杂志。逐渐成长为一位合格的、技术熟练的针灸推拿医生。工作中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辩证论治,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效果都非常好。“医术高、医徳好”——这是病人和同事对他最朴实的评价。
在临床的医疗服务中,他坚持“行医以德为先,服务以诚之本,恪尽职守以心换心”的理念,坚持首诊负责制,对每一位就诊患者尽心尽责,曾经收到多面锦旗。有人问他:“吕医生,你整天这么忙,为何从来没见你与病人发过脾气?”他的回答平淡而真诚:“病人来看病,本来心情就不好,这个时候如果你把病人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看待,就会多一份耐心,多一份体谅”。就是他的这份坚持和真诚温暖着每一个病人的心,让蓝村医院针灸科由当初的门可罗雀发展到现在络绎不绝、提前预约。
他一直靠着自己坚持和钻研,演绎着不同的指尖文化,记得,一位来自烟台的患者,早上漱口时发现嘴巴漏水,立即到烟台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炎,口歪眼斜、说话撒气、吃饭漏饭、漱口漏水,日常生活不方便不说还影响了美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当地医院治疗10多天不见好转。57岁的他苦恼万分,脾气也变得暴躁,整天带着口罩,一度把家人当成了出气筒,一次偶然的电话,家人给即墨蓝村老家的亲戚诉苦,亲戚听了提了个建议“我们这有个医生针灸技术很好,要不你们来蓝村试试吧……”家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了蓝村医院,针灸加红外线照射,再配合面部推拿,病人症状慢慢的缓解,经过15天的治疗后,看着镜中恢复如初的脸,患者及家属阴霾了多日的心情豁然开朗,高高兴兴的回到了烟台。
这只是吕主任从医多年的一个小插曲,他认为这很平常,然而一星期后当这位患者及家属拿着锦旗又站到了他的身旁时,他深深感受到患者信任和爱戴。平日走在大街上,吕主任也时常遇到“陌生人”跟自己打招呼,终日繁忙的行医工作让他来不及记住这些曾向自己求医问药的面孔,而每一位病人却记住了这位虽不善言辞,不苟言笑,但内心火热医术精湛的好医生。
在他看来,病人需要他,能多为一位病人服务,是最开心的事。爱总是给人以永恒的温暖,真诚总是给人以伟大的力量。在临床诊治活动中,他视病人如亲人,从不开大处方,不滥检查,不过度治疗,自觉抵制各种商业贿赂。
在科内,提倡“温和、温馨、细心、专心”服务。内科有位60岁的刘大爷因脑血管意外导致偏瘫,左侧肢体完全不能活动,日常生活都是靠家属在床上完成,因身材比较胖,每次都需要2个人,累的全身是汗,看着病人及家属愁苦的面容,医生建议配合针灸治疗,自此,每天下午2:00左右吕主任的身影就会出现到刘大爷床旁,经过20天的精心治疗,大爷在家属的搀扶下可以下地了,高兴地说:“吕医生,你知道我今天能站起来除了你的精心治疗,还有什么原因吗?因为你曾经说过‘一定要坚持,你肯定会站起来的!’”作为一名针灸医生,面对任何一位瘫痪病人,这句话是他的口头禅,出院时家属拿着退回来的红包,竖起了大拇指。这不是他退的第一个红包也不是最后一个,妙手仁医,甘于奉献,他不喜欢主动宣扬自己,但他的声名却在病人中口口相传不胫而走。
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凭借着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和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感,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娴熟运用针灸推拿等疗法,主治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落枕、腰椎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周围性面神经炎、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等都有很好疗效,每天1人要完成30多名患者的针灸推拿治疗。担任科主任以来他重视科室建设,将自己的针灸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并在治疗的同时普及健康知识。他常说:“一人强不是真的强,只有全科技术提高了才能更好的为百姓服务。”
有人问他:“怎么从来没听你们说过胳膊痛、肩膀痛的,你们是不是有妙招啊”他笑着回答:“怎么不疼?你看我这胳膊右边是不比左边粗,疼了休息时我们互相推拿一下,回家了媳妇就是我们的推拿师……”“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这是电影《春苗》里的一句歌词,中医是国粹,针灸只是其中一项理论博大而精深,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针灸师用他们的不懈追求演绎着指尖文化。
记者马立瑜通讯员杨波刘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