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针灸“神奇”之名的十大病症!
针灸起源于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东汉医学家皇普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有伏羲“尝味百草而制九针”,针灸一直因其疗效快捷“神奇”而著称,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临床上,针灸对许多疾病,尤其疾病的早起有着很好疗效,今天选取十个操作简单、疗效明确的病症向大家介绍。
俗称“偷针眼”,即眼睑边缘生小硬结,红肿疼痛,形似麦粒。初发时采用耳尖放血疗法,多在1次即可治愈,总之,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成脓之后,宜眼科切开排脓。麦粒肿初起至酿脓期间,切忌用手挤压患处,以免脓毒扩散。
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青年女性多见,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等。针灸对原发性痛经发作时有迅速止痛的效果,平素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2-4个周期有望基本痊愈。对继发性痛经针灸仍然有较好止痛作用。经期应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凉或过食生冷。
落枕是指患者颈项部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主要由项部肌肉感受寒邪或长时间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所致。多见于成年人,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变先兆。针灸治疗落枕疗效快而显著。注意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高低适中,避免受寒及长时间颈部劳累等是颈椎养生的重点。
即膈肌痉挛,受凉、饮食不当、情绪变化等都可能引起,针灸治疗呃逆有显著疗效,对于普通呃逆往往能针到呃止。对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癌、脑血管病、尿毒症、胃或食道术后等引起的呃逆,针灸也有不错效果。
胃痛受凉引发的胃脘痛,中医称“寒邪客胃证”,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往往有立竿见影功效。但本身有慢性胃病患者的胃痛需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并注意原发病的治疗。胃痛证候有时可与肝胆疾患、胰腺炎、心肌梗塞等相似,须注意鉴别,以免延误病情。
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是颈肩腰背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点是颈、肩、腰、背部疼痛、酸困,阴雨天、受凉、劳累后可加重,活动后可缓解,热敷、按揉等感到舒适,常反复发作,是伏案工作者常见病症,针灸对本病治疗效果显著,大多患者治疗完毕后,即感轻松,疼痛减轻,也是目前针灸科临床常见病种之一。
疼痛在头皮表层,多局限于后头部,即顶骨结节以下,两耳根的后方,大多一侧疼痛,偶有两侧疼痛,跳痛、刺痛、抽痛多见,持续性或阵发性,或者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阵发性加重,常见于枕神经痛,受凉是主要原因。本病采用局部针刺久留针,有很好的即时止痛作用。
泌尿系绞痛是由泌尿系结石引发的剧痛症,以阵发性剧烈腰部或侧腹部绞痛并沿输尿管向下或向上放射,伴程度不同的尿痛、尿血为主要特征。针刺(尤其是电针)对泌尿系绞痛有肯定的疗效,甚至对于注射杜冷丁仍不能止痛的患者也可减轻疼痛程度。为增强治疗作用。治疗期间宜多饮水,多做跑跳运动。岐黄针灸曾治疗一例这样的病人,印象非常深刻,每次发作时,单用耳穴压豆的方法,压豆后1~5分钟内疼痛即可缓解,颇为不可思议,谁敢说不神奇?
因腹部受凉或食用冷的食物引起的腹痛、腹泻、水样便,针灸有显著疗效,即使单艾灸神阙穴,也可很快止泻,另外泄泻也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肠道激惹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中,针灸止泻效果也很好,若急性胃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等因腹泻频繁而出现脱水现象者,应适当配合输液治疗。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注意饮食卫生。
眼睑不自主跳动的病症,即眼轮匝肌痉挛,多为一侧发病,较少两侧同病。偶然发生者无需治疗,可自行停止,少数病例日久不愈,有可能发展成为面肌痉挛,如果一周仍不能自行停止,及早进行针灸治疗,多在1-3次可完全治愈。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