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到底是什么?程氏针灸传人为你悉心解惑……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届国医馆总裁班游学玉溪的课堂上,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氏针灸传人程凯为学员们带来了关于经络认知的精彩课程。
经络到底是什么?针灸的疗效是确切的,但是经络真的存在吗?
曾经我在中关村看见一个左岸公社的广告,广告词是:“当所有人向右的时候,我们向左。”这句话提示我们,当所有人都去寻找经络的本质的时候,也许我们都错了。金庸的《侠客行》的结尾,讲了一个寓言故事:面对蕴含绝世武功的书法,很多武林高手看出的是字和字义,而一个不识字的不太懂武功的孩子看到墙上是小人在练功,最终这个孩子学会了这套绝世武功。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在大家都去找经络的本质,都去找物质基础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换个思维方式,也许它就不是物质基础呢?也许它是现有的物质基础之间某种结构功能的相互关联呢?
我曾经问我爷爷程莘农院士,“您说经络存在吗?”程老表示,不要认为你坚信的东西就一定存在,也不要认为你找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
然后我就追问,“您做了那么多经络研究,您一定深有体会,您看您编的统编教材里,经络画得这么清晰,这个是怎么弄出来的呀?”程老说:“经络是我画出来的。”
这句话非常深刻,深刻到让我当时哑口无言。
“经络是我画出来的”,经络在人体中不见得真正存在,或者说不是在每时每刻都存在,或者说这种存在不是在我们现有的思维维度下可以被认知,但是我们可以把经络表达出来,表达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是这不见得是经络的本质。
那经络到底是什么呢?按照程老的核心思想,经络是医学模型,是一种关联,是身体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特别是四肢、头胸、躯干之间建立的某种关联。刺激传导进去,可以治疗其他部位的病变。我们可能认知不了这种关联是通过怎样的过程来实现的,但是我们记录了这种现象,经络就是记录这种现象的方式,它用模型的方式构建了我们对人体的认知,于是人体在我们的眼中就不再是现代医学的九大系统,而是十二经脉的系统。
十二经脉是古代的医学模型!古人建立十二经脉医学模型的目的——建立上与下、内与外、前中后的体表定位描述规则,从而准确清晰地划分人体、标注人体。手足、阴阳、三阴三阳,是人体体表位置的标识符号,他们和相应脏腑的解剖结构及功能是有联系的。
上肢与下肢、内侧与外侧,前缘、后缘与中间,使用这样的位置标注符号,人体被分割成十二大部分,一方面基本互不相干(除少量经脉在少数部位上有所交叉外,多数经脉并不交叉,且经脉均纵行于肢体,相邻经脉并行),另一方面又将体表全部包容,没有遗漏的部分。后加脏腑,是古人在对人体体表进行标注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体表不同部位与体内不同脏腑之间的联系模型。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出后来中医的若干个门类,比如六经辨证、温病学派,以及中药里的归经思想,等等,这一系列都根植于经络体系构建的人体医学模型。如果没有这个医学模型的存在,方药治疗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你怎么知道这两个脏腑相关?怎么知道开窍于此?比如说很多人读不懂内经,那是因为先读《素问》后读《灵枢》,而实际上,从成书年代上看,《灵枢》在前,《素问》在后,《灵枢》讲了更多的朴素的对人体的认知和技术方法。那个时代,针灸治病有400多方,中药治病方只有13个半。
经络学是古代人类发现的最早、最完善,到现在还有最大价值的一个医学模型。有人按照西医化验、检查发现指标没有异常,但是身体不舒服,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按照我们的医学模型把它诊断为疾病。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