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出血)针灸治疗处方:凉血止血方《备急千金要方》

文 / 中医骨科笔记
2017-11-30 05:03

欢迎关注中医骨科笔记,欢迎阅读、收藏、转发!

鼻衄(出血)针灸治疗处方:凉血止血方《备急千金要方》

搜索“神黄名医馆”,或者关注神黄中医智库公号体验

凉血止血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承灵、风池、风门、譩譆、后溪

承灵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另说入发际3.5寸(《千金翼方》);入发际5寸(《针灸大成》。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鸣,项强等。

鼻衄(出血)针灸治疗处方:凉血止血方《备急千金要方》

风池

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这样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线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鼻衄(出血)针灸治疗处方:凉血止血方《备急千金要方》

风门

经穴名。亦称风门热府。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热府。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太阳之会。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鼻衄(出血)针灸治疗处方:凉血止血方《备急千金要方》

譩譆

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别名五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令病人发譩譆之声,此穴位局部能动应手指,故名譩譆。位于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譩譆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第六肋间隙。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五、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譩譆穴有宣肺解表、和胃降逆之功。治大热、汗不出、劳损、不得卧、温疟久不愈及胸腹闷胀、肩背胁肋痛、鼻黄等症。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鼻衄(出血)针灸治疗处方:凉血止血方《备急千金要方》

后溪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输(木)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布有尺神经手背支,指背动、静脉及手背静脉网。主治头痛项强,落枕,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黄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鼻衄(出血)针灸治疗处方:凉血止血方《备急千金要方》

[功用]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主治]鼻衄窒息不通

[操作]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

[方义]承灵,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阳维之会,吸湿降浊,通利官窍,散风清热。常配风池穴、风门穴、后溪穴治鼻出血,为一组经验配穴。谅嬉,别名五胠俞,譩譆原指叹气声,《素问·骨空论》:“厌(压)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应于乎。”故名。利气宽胸,清热补虚,外散体内之热。诸穴合用,可以清泄肺热,凉血止血,善治鼻衄窒息不通者。

欢迎关注中医骨科笔记公众号~:

鼻衄(出血)针灸治疗处方:凉血止血方《备急千金要方》

百度搜索“中医智库”,即可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神黄优选商城全新上线,做有态度的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