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经典《灵枢经》的精华篇章《终始》
很多人或许会说已经通读过很多次《灵枢经》了, 但针灸治疗水平仍停留在松解肌肉粘连之类的层次上,很多人甚至会毫不留情地说《灵枢经》所录针刺之法未必有效,以耳鸣患者为例,在遍试《灵枢经》中治疗耳鸣的所有针刺方法后,,结果只是个别有效,大部分没效。还有如果遵照《灵枢经》的记载“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去操作,只要对自己的临床效果负责任,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久寒痹证用火针刺足三里没有什么效果。
在很多人的心里,经典就是这一段段具体什么病怎么针灸的记载和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语。如果单纯用经典中记录“术”的层面的方法针刺,在疗效上确实没有松解粘连或后世的各种歌赋实用,我们不能弃事实而盲目抬高经典,经典之所以高明,不是因为所载的具体治病方法高明,而是其为我们建立了正确对待疾病的思维,即《内经》中传承了古人留下来的“医道”。
舍末逐本
《内经》记载了针刺为道与术的结合,既阐释了针刺的“道”,又讨论了很多病的具体针刺方法,但如果没掌握重点的“道”,这些具体刺法就都不会有用。因此我们首要任务就是先找到《灵枢经》中关于针刺之道的篇章,理解这些篇章所传达的道,然后再以这几篇的内容为核心骨架,将其他具体的治法填充到框架里,如此我们的针刺体系则骨高肉满,治法虽多却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线,具体临床针刺治病才能游刃有余。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
通读《灵枢经》我们会发现其中很多内容是讲具体病的治法,是对具体现象的解释,像《热病》《杂病》《厥病》《寒热》《贼风》等,都是在谈论具体的病怎么治疗;《论勇》《五变》《口问》《淫邪发梦》等是对人体的几个常见现象做一些解释,这些篇章在学习时可以先放下,待掌握主线之后再细细体会这些章节的内容。这样我们读经就有了主次,以此梳理下来很容易找到最核心的讲针道的篇章—《九针十二原》,这一篇为《灵枢经》的第一篇,其文字古奥,全为概括性的文字,分别概括了针之道、刺之道、针害等,概括性很强,是针道总的提纲。针道为理论性的总结,在具体应用上最核心的一章就属《灵枢经·终始》篇,如果非要找到最重要的两章,那很明显的就是《九针十二原》与《终始》这两章。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灵枢经·终始》篇的重要性在《内经》里被提到多次,“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这里的“终始”并非后世所说的经络的起和止,而是《灵枢经》第九篇《终始》。古人用一个小针在人体上扎一扎就会出现神奇的疗效,能将复杂的天地万物用一个理来贯穿,这在外人看起来是很玄的事,而这么玄的事的关键就在《终始》这一篇,只要掌握了这一篇,我们就可以通过实践来领悟医道,通过针灸的神奇效果确信医道的真实不虚,故而《灵枢经·终始》 这一篇至关重要,不掌握这一篇,针道就只是理论,如果没有实践的验证那理论就是空洞的,没有说服性的。
搞针灸的医生往往容易走极端,要么针灸越搞越玄,用些玄而又玄且不能说清的理论使初学针灸者望而却步;要么就将针灸越搞越实际,不搞中医理论,全用西医知识来解释,使得大量的初学针灸者改学细致入微的局部解剖而不是中医经典。《终始》篇之所以为学习针灸的关键,就是因为这一篇既特别的实用,直接从针灸的核心切入,又处处不离古人朴素的世界观,不离中医之道。
正心明道 取势优术
针灸取效最核心的只有三点:①准确的辨证;②精准的取穴;③到位的补泻。无论理论多么玄妙,落实到针灸临床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这三者缺一不可。首先是我们应准确无误地判断病人的病机所在,脏腑经络虚实情况;然后通过病人的病情,精准地知道该取用哪个穴位来纠正人体的偏差;最后在穴位上针灸,通过手法达到补则实泻则虚的效果,使本来虚的经络补实,使本来实的经络泻虚。这三个针灸的核心都详细记录在《终始》里,非常重要,因此对《终始》的内容无论怎么赞扬都不为过。然而后世很多不明道的针灸师,辨证求奇却不能精准选对穴位,手法花哨却达不到补虚泻实的作用。但是如果能对《灵枢经》深入学习,将经典的思维方式变成常规就更能体会到“能知终始,一言而毕”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