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好医生杨文军的妻子发声:“他最多的遗物是药方”
11月4日下午接近上班时分,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像往常一样,病人如梭,他们在等着已挂了号的医生带他们远离病痛。但内分泌科的一间诊室,患者却再也不能等到他们的坐诊医生。
“尊敬的各位患者:原谅我不能为大家服务了,这两年我老思考怎么给大家开又有效又便宜的药方,中午饭都吃不上,可累坏了……我在天堂保佑大家,大家好好过日子,路慢慢走,要享受生活,再见!”杨医生最后的“医嘱”在网上流传,感动了无数人。11月18日,杨医生的妻子杨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丈夫生前是一位中医科研上的‘苦行僧’,对中医事业一片痴心,去世后家里留的遗物中最多的就是各种药方。而他由于经常无暇吃饭,中午吃饼干果腹。”
妻子用丈夫口吻发“医嘱”,只为收集丈夫生前点滴
11月18日,杨文军医生去世后的第14天,他的妻子杨旻还处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中,采访中她几度哽咽。家中杨文军医生的遗像已经撤去,替换上了杨医生和妻子杨旻的合影,合影前花瓶前插着一枝月季花。杨旻说,这朵月季花是在丈夫去世后开放的,家里的月季花从没开这么大过,所以她插上这朵花以示对丈夫的怀念。
事发突然,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她才发现原来能缅怀丈夫的遗物是那么少,手机里没有他的视频,没有他的生活照,有的只是丈夫生前拍下的一张张药方和病历。“我们家很少有娱乐,我丈夫生前白天上班,晚上总结病历,还要做科研研究,他把自己献给了他的病人和中医事业。但我们都很理解他。”
当杨文军医生去世时,他在国外留学的儿子没能及时赶到父亲身边,见爸爸最后一面。这无疑成了杨旻心中的遗憾:“两年前,孩子出国留学,期间因为疫情一直没能回家。因为离家两年多,在孩子眼里爸爸变得有些陌生,他想了解爸爸,但又无从了解,因为爸爸生前的影像真的很少。后来我们就想,文军平时和患者相处的时间比我们还多,最了解他的应该是他的患者。所以我们就在他的问诊平台上以他的口吻发了这么一条‘医嘱’。在告知患者,丈夫不能再给他们看病的同时,请求他的患者们能把他们了解的文军的点点滴滴告诉我们,以让我们家人多了解他,缅怀他。”
杨医生离世的消息引起患者关注,很多患者自发发布了很多悼念文章,转发这条医嘱,纷纷为这位好医生的突然离世感到无法接受,给予了杨医生很高的评价。后来,这条“医嘱”在网络流传。认识杨医生的、不认识杨医生的人都在网上表达对这位好医生的哀思和尊敬。 “救了别人却忘了保护自己,平凡又伟大”“无言可表,泪水夺眶而出,杨医生走好”“我们医院的老师,听说是一个特别好的老师,中午把饭卡给学生,自己在诊室啃压缩饼干”……
一些病人也在网上回忆了找杨医生就诊的经历。一位病人回忆:“我因甲亢住院,走进内分泌病房接诊我的就是杨文军大夫,因为第一次住院,心里还害怕,眼里含着泪花。杨大夫看出我的心思,他说:‘你不用害怕,叫你住院就是为了让你快点好起来。’这句话至今还在我脑海里回荡,因为当时听了他的话恐惧感一下就没了。住院期间,他有空就到病床前了解我的病情,吃药的反应、查看检查结果,非常认真,说话态度也特别和蔼。住院11天,我的甲亢指标直线下降,这个结果我非常满意……”
对于患者和网友的反馈、评价,杨旻说,她非常感谢、感恩,有这么多人在怀念丈夫,让她觉得丈夫并没有走远。
他爱开小处方,把学问写在大地上
“那天马上要下班了,三楼挂号的都下班了,杨大夫还是让我在二楼挂上号给我看完,让我少跑了一次。这种为患者着想的精神先赞一个,冲这种医德,医术也错不了”“我两月找过四个中医生,吃过四五十服药都无效果,在杨大夫这里吃了五服中药就有明显效果了。而且杨大夫非常有耐心,中午快下班了还在耐心询问病情”……很多病人在回忆文字中都有对杨医生加班诊病的描述。
岂不知,这是杨文军医生坐诊的日常。中午,因为时间紧张影响下午上班,他很少到医院食堂吃饭,经常拿饼干充饥,生前最后一个快递就是一大箱压缩饼干。但杨旻直言,她对丈夫的这个行为“既气愤又悲伤”,因为她认为自己的丈夫本身就是内分泌科医生,更知道吃什么东西对身体好,什么对身体不好,但还经常这样凑合着吃,透支了健康,“爱人而不惜己”。
在杨旻看来,丈夫一生心思全扑在了中医的学术研究上,有时可以说有些“单纯”。在为辗转多地求医无果的病人治好病后,杨文军会回到家给妻子“炫耀”,那是一种帮助病人脱离病魔后的真挚的快乐;当中午无法去食堂吃饭,妻子善意嘱咐可以让规培医生帮忙去买一些饭时,杨文军只是淡淡地说一句:“人家是来学习的。”
在她对丈夫的回忆中,充满了太多的可惜。她觉得,丈夫是一个宏大志向的人,他想把中医事业发扬光大,和西医“掰掰手腕”,想做一个大医生、名中医。为此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天天都是4点起床,翻看医书、研究中医验方,比考研的学生还勤奋。可惜他英年早逝,壮志未酬。杨文军曾说,“像肿瘤等有器质性病变的病,中医无法撼动西医,但对于一些亚健康的慢性疾病,中医应更有作为。”在志向的引领下,杨文军醉心于学术研究,随身总会带着一个笔记本,以便把平时的临床经验及时记下总结,手机里、文案上,都是他对于中医的记录、研究、感悟。
虽然研究的是大学问,但他却开出了一副副小药方。
杨文军生前一直在用小药方为患者解决大问题。好药方,一碗汤;坏药方,药一筐。“曾经有一位患者来找他,说他开错药了,因为不相信怎么可能七服药才花了百十块钱?平时看病他能为患者省钱就省钱,常常询问患者家里是否有生姜、大枣,如果有就不开了。”杨旻回忆。
生前,杨文军总是随身携带三副眼镜,两副近视镜和一副老花镜。年近半百,杨文军已经花眼,而又近视的他平日里戴着近视镜,在看病历时戴上老花镜,特殊的第三副眼镜是专门为给患者针灸时准备的,以便看得更清晰。在诊疗过程中,他采用针药结合的办法,曾经为了研究何种针法对患者最有效,他曾亲身在自己身上试验过很多次,最后总结出黄帝内针最简便、有效。
他热爱生活,是个“堵车麦霸”
自1997年从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杨文军就一直在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工作。工作之余,在妻子杨旻看来,虽然丈夫少有空闲娱乐,但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家里人都笑称他是“堵车麦霸”,因为每每下班遇到堵车时,他也是不慌不忙,打开车内的音乐跟着学歌。他喜欢运动,爱打乒乓球,每天都步行或骑车上下班,身体一直很健康。“现在想想,其实那种经常要想着开什么药方的脑力劳动和高强度的工作早就给他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只是我们还不自知。”杨旻有些懊悔。
生前,杨文军总说因为工作亏欠家人很多。但在杨旻眼里,丈夫已然做得很好。对父亲,他是一个大孝子。每次吃饭,只要是父亲喜欢吃的菜,他一筷也不夹。有时杨旻对丈夫有些嗔怨:“难道我做的菜不好吃吗?”杨文军就抓紧哄哄妻子:“你做得挺好。”然后赶紧吃上几口,再给父亲留下。
2018年,父亲因病住院,在住院的40多天里,杨文军每晚都会在医院衣不解带地贴心伺候,第二天再照常去上班,从没因为父亲生病耽误过一天工作。
对孩子,他是一位慈父。杨旻说,她和儿子都是火爆脾气,有时会杠起来。每当那时,丈夫就会充当“和事佬”,劝解儿子:“好儿子,你要懂事、听话,别气妈妈。这样你也会得到进步。”
在杨医生离世后,他的老邻居们都感到非常难过和惋惜,有一位90多岁的老者拄着拐杖到家中吊唁,在遗像前深深鞠了一躬。因为在邻居们眼中,杨医生也是一个谦和、热情、善良、认真的“大好人”。平日里,只要邻居身体有恙,需要帮助,无论下班有多晚,杨文军都会前去诊治。
“大家好好过日子,路慢慢走,要享受生活,再见!”在“医嘱”里,杨旻用丈夫的口吻说了这么一句话。杨旻说,这句话是她说给自己听的,她和儿子一定要好好的,这样才能让杨医生安心。也是说给丈夫听的,这辈子过了一辈子“苦行僧”,下辈子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
(新黄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