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去世了,哭得的最凶不是她辛苦养大的两个女儿,而是一个老头

文 / 无极影视
2021-03-27 18:09

江南三月,姑姑去世了,刚过7旬。

她一生勤劳肯干,节俭要强,像中国大多数老人的宿命一样;却在生命的最后时段,受尽折磨,痛苦不堪地去了。

在葬礼上,哭得最令人动容的不是她辛苦养大的两个女儿,而是她相伴一生的老伴儿。

老头儿扑在棺材上,趴在棺材上的窗口看了又看,不让推走火化:“你走了,我们要分开了呀……以后我去哪找你?呜呜呜呜……”

从小,好强的姑姑作为家里的长女,就是个带弟弟、做家务、干农活的好帮手。在那个饥饿而贫穷的年代,能吃饱肚子已经不易,更不要说读书上学了。

姑姑忙时下田插秧,闲事种菜绣花,更难得的是她的节俭。吃一碗白粥就一块萝卜干,也能吃得很香,还能省下半块萝卜干。也不舍得穿,有好衣服宁愿收在柜橱,哪怕被虫蛀出小洞……

后来,姑姑嫁给了老实的姑父,成功地当上了一家人的“领导”。经过她50多年来的领导和熏陶,两个女儿各自成家立业,开枝散叶,相继有了孙辈。已经退休的姑姑也晋级为老太。

可是,闲不住的她还想着继续挣钱,在大学城做清洁工。一天傍晚,她在下班的途中,突然在马路的拐角处,冲出来一名脚踏滑板的疾风少年,躲闪不及的姑姑当场脚踝摔成骨裂,而少年却在慌乱中不见了踪迹。

这个地段没有清晰的监控,所以没有找到肇事者。姑姑被送入医院救治,单位只象征性地看望了一下,然后,这份工作就彻底结束了。从此,姑姑总算在家里安稳了下来。

然而,多年的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让她患上类风湿,手指关节都伸不直,连洗米做饭都干不了……女儿要照顾她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原想着她能安享几年清福,颐养天年。

可姑姑却依然好胜得很,经常自己偷偷减少了药量,还动不动就相信什么偏方秘方,自己动手挖野草(当药材)熬草药,给自己治风湿。任凭儿女们怎么劝说,甚至发怒警告都没用。

结果没几年,姑姑的风湿病越发严重了,已经侵入肺部内脏,平日里不要说走动,就是坐着都喘吁吁的,只能卧床休息。那么好强的一个人,现在终于躺倒,彻底认命了。

去年腊月里,天气变冷,姑姑受凉引发病情严重,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所幸抢救及时,半个月后,姑姑总算熬了过来,又吃到了牛年的年夜饭。

可苏城三月,阴冷的雨天让她又一次复发,紧急送医后,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做了切管插管的抢救,姑姑虽然恢复了意识,却已经虚弱到说不出话来,身上、指端到处都是黑紫的淤血印记,令人不忍卒看……

在医院里,姑姑一讲话就喘不上气来,看着女儿手机里几个重孙辈的视频、照片,她慢慢地闭上了双眼,走完了自己平凡而苦难的一生。

姑姑这样的一生,是无数勤恳节俭的中国人缩影,也是我们很多中国人宿命,可怜,可爱,可敬,一路走好!愿天堂永无病痛,安乐无边。

与其相伴50余载的姑父,一同走过无数个岁月,浪漫爱情谈不上,但这份相守相知、彼此支撑的亲情信任,足以令人动容泪下。

最后,也以此文奉劝所有中老年人,希望每一个人都健健康康的,相信科学,不要那么固执和迷信,少让儿女操心,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减少病痛,安享余生。

于己,于儿女,于社会,都是一桩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