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七世孙,手戴上亿大扳指,专家劝其上交,他直言回怼

文 / 六问先生
2021-03-14 00:17

现在已经是新中国时期现代社会了,清朝的统治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爱新觉罗这个姓氏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作为清朝皇族的姓氏,它流传很广,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清朝皇族的姓氏,但是他们也随着时代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他们没有了皇族的身份,就是一个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唯有他们的姓氏昭示着他们祖宗的不平凡。当然他们之中也有着一些颇有名气的人,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其中就有一个人叫做爱新觉罗·恒绍,他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而他的手上经常带着一个玉扳指,据说这个玉扳指乾隆曾带过。

玉扳指曾有专家鉴定过,发现这个扳指的价值十分高,不单是历史价值高,其中的工艺也十分的精湛,如果拍卖的话甚至能超过一亿。这么珍贵的扳指,而且还具有历史价值,专家劝说爱新觉罗·恒绍将这枚戒指交给国家,但是他拒绝了,并且说出了6个字,让专家心服口服。他说了什么?

一、爱新觉罗·恒绍

清王朝覆灭后,那些满族的贵族们为了躲避灾祸,大多数舍弃掉自己本来的姓氏,换了一个更能够融入人民的姓氏,比如叶赫那拉改为“那”,爱新觉罗改为“金”。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大家接受度越来越高,再加上国家的民族号召,越来越多的人恢复原来的姓氏。

其中一个就十分的有名,他就是乾隆的第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爱新觉罗·恒绍出生于1958年,满族人,他自小学医,曾任职于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职位是中医师副主任。他自称是乾隆的第七世孙,不过很多人都不相信。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爱新觉罗”实在太多,大多时候打着乾隆的名声招摇撞骗,也幸好是新中国,大家对于这些东西接受程度高了。若是以前,就要被当做封建残余抓起来了。

而他到底是不是乾隆的第七世孙呢?确实是的,因为族谱上有他的名字。他学的是中医,名声起来以后,他的诊所里每天几乎都是人满为患,都是来找他看病的人。中医大家都知道,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手段,古代也流传下来很多关于中医的书籍。

而清朝同样也有,宫廷医药秘方《玄金秘要》,这本医书上的字是满文,分为上下两册,被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爱新觉罗·恒绍也参考这本书写出了自己的著作:《爱新觉罗·恒绍藏宫廷秘方集》,也是因为这本书他荣获中国卫生部特级医师的称号。

而凭借这个称号,每日找他来看病的人很多,可以说是名利双收。而人一多,一些消息就不胫而走,其中就包括他手上的玉扳指。

二、家传之宝

他手上的玉扳指价值不菲,有专家鉴定后,确定是乾隆时期的羊脂玉玉扳指。据说乾隆曾经带过这枚玉扳指,专家估价最起码过亿,这个估价是有原因的。美国曾经有场拍卖会,拍卖过和这个扳指一模一样的扳指,那个扳指最后的成交价超过了一亿。

但是这个玉扳指珍贵的是它的历史价值,它历经过朝代的变更,时代的变迁,说是一件商品,但更是一件文物。文物专家曾建议爱新觉罗·恒绍将这件文物上交给国家,但是被爱新觉罗·恒绍拒绝了。

他自己的原话是:“祖传合法财产”。这话确实有道理,乾隆虽然是一个帝王,他的大部分东西都成了我国的珍贵文物,但是这一件玉扳指一直在他的子孙身上,并且一代代传下来的,没有道理要求强制捐献。

话虽然这么说,但我国有很多文物都是人民自发捐赠的,那些人不要名利,只希望能为我国的文化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不过这是他自己的东西,怎么处置是人家的自由。

三、作秀?还是真心?

爱新觉罗·恒绍身为乾隆的第七世孙,手上带着价值过亿的玉扳指,给他带来很大的名声,跟随名声而来的还有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们,都逃不开一个“利”字。

乾隆的第七世孙也不例外,再加上他有一个这个好的身份。祭祖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用来表达对先祖的尊敬,而除却这一层意思,还有就是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安康。

爱新觉罗·恒绍曾经在吉林举办过一次祭祖大典,祭祖大典十分的隆重,他身穿黄色龙袍,身后站着一群身穿清朝官服的人,就连他的妻子也穿着清朝的服饰站在他身边。当时人来人往,每一个参加的人都穿着清朝的衣服,甚至还有清朝八旗的军队在一旁“站岗”。

当时有人就说他在借着爱新觉罗的姓氏作秀,不过一次祭祖而已,用得着这么大的阵仗吗?而更多的人站在中立的位置上,认为人家想怎么祭祖都是自由,外人没有权利干涉。而且祭祖本来就是一个蕴含着美好愿望的活动,不要怀着恶意揣测。

四、总结

身为乾隆的第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确实十分的高调,而他也享受到了高调带来的利益。关于他不捐献乾隆文物的决定,有人表示反对,认为那是历史发展的文物,应该捐献出来,在博物馆展览让更多人的人看到,而也有人认为那是人家的传家宝,从乾隆时候,一代代传下来的,那是一个念想,亦是一个家族的象征,所以不能捐献。

对于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意见,毕竟和而不同,虽然都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但是生长环境有所差别,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不一样。

其实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很多人将自己家里的传家宝无偿捐给当地的博物馆或者国家。其中就有一个人,他无偿捐献了很多的字画,总价近千亿。当时国家想要奖励他10万元,却被他拒绝了,不过毕竟这种人还是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