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行医81年,死后在墓碑上留下100个药方,供后人抄录

文 / 历史控
2020-12-22 09:10

一般来说,医生和护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职业,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没有性别、国籍、敌我之分,只要是病人,都会一视同仁。当然,若是论专业水平和知识深度的话,还是医生更胜一筹,他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将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治病良方,挽救更多的生命。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虽然有的医生把药方看得比生命还重,但有的医生却心甘情愿地无私奉献,只要能造福百姓,药方尽管拿去。

袁淑芳,出生于河南省的盘龙村,袁家是当地有名的医药世家,几代下来,不知救了多少人,积累了多少功德。因此,从小就被当成继承人培养的袁淑被灌输了大量的中药知识,她长期泡在药房中,背下了不少中药名,尽管不能全部记下来,但也能大致混个眼熟。几年之后,袁淑芳已经熟记了上万种中药材的药名、药性、药方,她已经为日后打下了坚实基础。

16岁那年,袁淑芳正式接触了中医,由于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中药知识,所以在家中长辈的教导下,她很快便有了脱胎换骨般的进步。不过,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出师之后,袁淑芳在家附近开了一家诊所,专治妇科的疑难杂症。身为一个女人,袁淑芳对妇科病更能感同身受,为了减轻广大女性同胞的痛苦,她始终没忘给予病人鼓励和关怀,久而久之,她成了一个医术与医德并存的名医。

医学一途,永远没有止境,袁淑芳行医多年,也算见多识广了,无论什么疑难杂症,她都遇到过不止一次。然而,人力有时尽,全中国只有一个袁淑芳,而病人却分布在天南海北,她无法同时医治所有的病人,总有人在默默死去。这一切,都让袁淑芳无比痛苦,她想从病魔手中夺回更多的生命。2006年,已经行医81年的袁淑芳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她叫来二儿子,让他把手中的药方整理一下。

这些药方都是袁淑芳独门所创,每一个药方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几十年来,袁淑芳凭借100个药方走南闯北,她不但留下了传说,还拯救了病患的性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抹除她的功绩。然而,药方却不是能轻易外传的,要知道,一个药方就足以引来有心人的觊觎,它不仅是一个医药企业的命脉,还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100个药方能换取多大一笔财富,这是二儿子无法想象的。

可是,在袁淑芳的强烈要求下,二儿子还是照做了,母亲死后,他请人把药方雕刻在了墓碑上,只要有需要,尽管来拍照和抄写便是。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人来袁淑芳老人墓碑前参拜,他们每拿走一个药方,就会磕一个头,这既是一种尊敬,也是一种感谢。此外,袁淑芳的后人也走上了行医的道路,女儿王福兰、孙子王克中,以及他的姐姐都是著名的医生,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默默实现着老一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