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秘方,几天即愈

文 / 健康生活幸福
2020-12-20 18:18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我国每年发病率为(26~34)/10 万,面瘫未及时得到合理医治容易遗留下鼓腮漏气、口角流涎、眼唇歪斜等后遗症状,且易受风寒、劳累等因素再次诱发,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大部分面瘫经综合治疗后预后情况尚可,但仍有10%~15%的面瘫患者因各种因素遗留后遗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面神经的炎性反应导致局部组织水肿、神经根压及神经受损,从而引起局部功能区域活动障碍。本病对患者外观造成不良影响,也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应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疏导。

(本段内容摘自《针药结合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作者:曹文胜,曹覃梦佳,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广西中医药》2019年第1期第17-19页。)

这一病名虽未出现于古代医著中,但其症状表现、致病病机以及治法治则,各家多有论述。春秋时期,《灵枢·经筋》论及足阳明经即提到“其病……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后世如隋《黄帝内经太素》、明《针灸大成》中记作“口噼”,汉《金匮要略》记载为“喎僻”,隋《诸病源候论》将此病归于“风口喎候”,直至清《针灸集成》中始有“面瘫”病名,至今仍化用沿袭此称以概括此类疾病。(本文由行之医话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20 世纪90 年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将“面瘫病”确定作为中医病名加以分类、编码与诊疗,为现代中医诊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段内容摘自《从阳明论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理论初探》,作者:1王桢 2王兴臣 1王洁 1王缓缓 1袁润美 1山东中医药大学 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63期第258,261页)

福建省浦霞县沙江卫生院 苏骏声苏伟庭

笔者从一老农处获得秘方,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25例,除1例因于用药第2天自动即放弃治疗外,其余24例全部治愈,疗程短的3天,长的7-8天,一般为5天.

药物及用法:蔟蓼草、鳝鱼血各适量.将蔟蓼草捣烂,取一半炒热备用.然后将鳝鱼血涂布于患侧面部(如左侧口眼歪斜则徐右侧面部,右侧口眼歪斜则涂左侧面部),待鳝鱼血干后,即将炒过的与未炒过的蔟蓼草混合拌匀敷在涂有鳝鱼血的部位,每日换1次,直至痊愈。一般在敷药10-20分钟后,患侧面部即有牵拉感,用药一天,症状即见有所减轻.

病例林某,女,56岁。口眼歪斜已7天,经中药大秦苑汤、牵正散及西药(药名不详)治疗多天无效.诊见:口眼向右歪斜,左眼不能闭合,眼泪外溢,口涎淋漓不断,语言失利,前额皱纹消失.用上方治疗,首知敷后不过20分钟,患侧面部即出现强烈牵拉感,连用5天,病告痊愈。随访6年,未见复发.

备注。蔟蓼草(Polyqonnm caespitosum B 1,)又各丛枝寥、火红辣馨.

广西中医药

鳝鱼血治疗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俗语又称口角歪抖,是神经引校常见的疾病、现将一民间脸方.介绍如下

取活鳝鱼一条,用刀钊断鱼的头或尾,取血涂于瘫侧,‘即斜向左者将血自左涂向右,斜向右者,自右涂向左。

又方:将缮活鱼捣烂,勿使其血外流,、将其涂于瘫侧面部,复正时即止.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10041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