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中医袁淑芳:生前救人无数,去世后将秘方刻在墓碑公布于众

文 / 大叔谈健康
2020-11-16 09:11

京剧、国画与中医并称我国的三大国粹。国粹是我国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是我国的珍宝。其中承担着救死扶伤的中医文化,更是珍贵无比。中医追溯到最早应该是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理论是在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分科治疗的先进理念了。中医发展到如今,凝聚了无数先人的探索,浸透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中国很多珍贵的文化传承都是家学渊源,基本都是一个家族的传家的东西。由于文化家传,很多宝贵的技艺因种种原因,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让人惋惜不已。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个愿意把家传秘方公布于众的河南女中医——袁淑芳

右为袁淑芳

医生这个职业是危险的。如今的医闹事件,也是屡见不鲜。医生要在医治时精准的判断病情,还要开合理有效的药品,中医更是其中用药的翘楚。

战火打开封闭的国门,枪炮带来了伤害,同样带来了文明。比如,见效极快的西药。西药对中医的冲击,是毁灭性的。在现代文明里的我们,生病了会去药店买点药,就水送服。不会去中医那里,把脉开药,回家熬煮后送服。如今我们在潜意识里更信任的,是西医

袁淑芳一家

医生是难做的,中医的处境是尴尬的。选择成为中医,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袁淑芬从小选择了中医,一生救死扶伤。高明的医术让她救人无数,高尚的医德让她被无数人牢记。

袁淑芳,出生在河南省的盘龙村袁家。袁家也是当地有名的医药世家,袁淑芬从小就爱泡在药房,咿呀学语的念药名。中医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积累和经验,知识储备量对其很是重要。成千上万种中药材的药名、药性、药方都是要熟知的。所以明确自己学医的目标后,小小的她便开始为行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袁淑芬真正开始系统学习中医,是在她16岁的时候。她的行医技术,也在家里的教导下,有了脱胎换骨般的进步。可以独自出诊后,袁淑芬在家附近,开了一家小小的诊所,取名袁氏妇科诊所。从名字可以看出,袁淑芳是专注于妇科疾病治疗的。

中医治疗

对此她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她本身是女性,她对女性的构造包括被病痛伤害的感觉,是感同身受的。她在救治的过程中,将心比心,给病人亲人般的关怀,她的医德,令人敬重,她的医学素质,值得很多医生学习。

在行医的过程中,她的心里也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病人是痛苦的,病人的家属也是痛苦的。病人缠绵病榻,面黄肌瘦,家人心疼不已,面露祈求。一切的一切,让袁淑芬深切感受到了无力。当时从医的人,太少了。好医生,更是一医难寻。

中医本来就是代代相传的经验积累,是一门传承科学。而中医学的家传化,让很多珍贵的古方,无重见天日的机会。意识到这些的她,开始有意识的记录自己的行医经验,包括一些奇特的病历。

袁淑芳的碑

她90高龄的时候,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记录,她露出了轻松地笑容。她做了了很多年前,她想做的事:把这么多年攒下的经验和家里的秘方公布出去。而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她把秘方定成了自己的墓碑。

她临终前,亲自把这些资料和秘方,按照类别标注好。她告诉自己的儿子,一定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刻在碑上,公布于众,绝不可藏私。

儿子王泰升看着虚弱的母亲,含泪答应了

从小给村里人治病的经历,让袁淑芳认为:好的医生绝不是自私的,她经常和其他的医生交流经验,分享一些古方。只有大家都做到"仁爱无私,"中医才能真正地发扬光大。

袁淑芳女儿

袁淑芳婚后和丈夫孕育了三个孩子。其中二子王泰升继承了母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医生。王泰升自幼跟着母亲学医,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在医学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作为医药世家的十八代传人,他的母校是河南中医学院。

他如今在河南省现代医学研究院任职。他获得过很多荣誉和奖项,医术精湛,是当地有名的好医生。他被美国的专家邀请,参加学术讨论,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独特的中医技艺,不少外国医生为此啧啧称奇。

袁淑芳去世后,儿子王泰升按着母亲的想法,请人来雕琢这珍贵的医学碑文。他专程从北京的医院回到故土,监督刻碑的师傅完成雕刻。医学典籍是严谨的,王泰升在整块碑完成后,仔细检查过后,将碑立在了母亲坟前。

王泰升

这份无私感动了很多人。很多医生也定了机票来祭奠袁淑芬老人。古时的家传秘方是概不外传的,这不只是是传承,更是一个家族的立足之本,是养家糊口的营生。袁淑芬的行为,显得格外令人动容。

有人会说,袁淑芬凭什么有这样的权利和底气公布秘方呢?除了无私,袁淑芬最大的底气来自于她的身份。

袁淑芬的碑文

她是袁家的家主,就是掌门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被定下了继承人的身份。要知道,一个医药世家继承人,一般是家族里,最优秀最有天分的孩子。而袁淑芬没有愧对她的天分,成为了建国初期妇科疾病治疗方面的名医。袁淑芬老人已经过世,她的事迹和珍贵的治疗经验却永远留在人间。

中医这个伟大的职业,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中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有些许的颓势,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让它在新的道路上焕发生机。所有的中医师如同袁淑芬老人一般,相互交流沟通。中医的光大,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