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也要防“抑郁” 十招给心理“消消毒”
高危人群心理崩溃风险大
随着疫情的升级,一线医务人员工作量不断加大。严峻的疫情、短缺的物资,以及患者和家属的焦躁情绪,让这些医务工作者正经历着超高的情绪负荷,濒临体力和心理的极限。血肉之躯的医务人员冲锋在前,面对这种种复杂的情况也会恐慌、焦虑甚至崩溃大哭……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孟馥告诉记者,当出现以下征兆时,人的心理可能面临崩溃。
首先是身体上,如果感觉极度疲劳、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比如眩晕、头痛、失眠,胸闷、呼吸困难,胃疼、恶心、呕吐、腹泻,双腿乏力、肌肉紧张、发抖等。同时心理上也会出现情绪焦虑、紧张,易怒、沮丧,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表达出现困难、与人交流不畅,淡漠、麻木、迟钝、噩梦的情况。
哪些人容易出现心理崩溃?北京大学副教授徐凯文认为,离疫情最近的人群,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领导抗疫工作的公务员、罹难的确诊患者家属等,都是受此次疫情影响的心理高危人群。
此外,徐凯文还特别提醒,那些原来就有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重性或抑郁障碍、强迫障碍轻性基础性精神障碍的人,也是心理高危人群,需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
“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领导抗疫工作的公务员。”徐凯文提醒,他们工作压力大,除了一般一线人员的被感染的威胁,一时无法控制疫情的失控感,长期疲劳无休以外,还有被问责的压力,群众的要求和不能得到理解等。因此,容易焦虑、耗竭、愤怒、无助、抑郁,极端的可能具有攻击性。“将这些负面情绪传向他人就是攻击和压力的传递,传向自己就是抑郁乃至自杀。”徐凯文说。
心理失衡、行为紊乱……大众如何“自救”?
一、你的健康你做主,一定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目前举国上下要求的不流动、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等事项,都是需要认真去做的。这是疫情防控的经验之谈。
二、积极主动地配合当地政府和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因为面对巨大灾难,个人的抵御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把自己放在整个社会组织框架下,才会有更好的保障。
三、试着把你的情绪表达出来,倾诉、绘画、唱歌、运动等方式都可以,感觉能够让自己好好表达感受就可以,这会让你感到好一些。
四、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避开和别人谈论这次经历,他们可能也希望说一说,互相了解、治愈。
五、不要勉强自己去忘掉它,面对这样的事件,谁都不容易忘记,甚至会铭记一生,这是正常的,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就可以。
六、别忘记你身边的人和你有一样的经历和类似的感受,试着和他们谈谈。
七、要花时间好好睡觉、休息,并且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回归规律生活。
八、如果你有任何需要,请你向家人或社区说出你的需要,其他人也许能够帮助或者提供更多的方法缓解你的不适感。
九、如果感觉心理冲击难以应对,要主动寻求心理专家和其他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目前每个城市都有官方的公益心理求助热线。
十、试试一些身心平衡、简单易学的小方法。比如深呼吸,可以帮助民众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END
来 源:人民网
中共南康区委政法委官方微信平台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