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送救援物资,姐姐们医院救人,封城下的武汉一家人

文 / 卖家
2020-02-06 08:10

今天是“逆行者”系列报道的第12篇文章。“逆行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卖家》推出的人物系列报道。它记录了那些疫情下,逆势前行的小人物的故事。查看其他文章请点击:喊停美国订单,江苏女老板造130条口罩生产线,解决一个市的需求量;正月初一,他拉着10万只口罩,开往已经封城的武汉……

文/李宏达

编辑/屠雁飞

陈浩是典型的武汉人。

陈浩说,武汉人很喜欢热闹,每年过年,亲朋友好友之间都要好好聚聚。唯独今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守在家里——除了他那一家子。

陈浩是武汉猫超仓叉车组代理班长。大年初四,陈浩就早早地来到了位于金口的菜鸟仓开工。“最多的一天和同事开着叉车搬运了20万只口罩。”

陈浩的妻子在武汉当地的一家物流企业工作。两天前,她也返回了工作岗位,和公司的同事们一起保障武汉超市的生鲜果蔬正常供应。

处于最前线的,是陈浩的表姐和陈浩妻子的表姐,她们都是一线的医生。

陈浩的表姐是武汉本地一所医院的医生。如今,她在疫情一线24小时工作。一有空,就在家族群里,和家人们报个平安。

疫情下,这个平凡的武汉家庭,跟很多人一起,扛起了让武汉这座城市,正常运作的责任。

没有公交的武汉城

陈浩是武汉市江夏区人。年轻的时候,因做移动通信方面的工作一直走南闯北。2012年和妻子结婚以后,就稳定了下来,再也没离开过武汉。

两年前,陈浩加入菜鸟,成了武汉猫超仓叉车组代理班长。

今年过年,陈浩原本有6天的假期,打算带着5岁的孩子出去玩玩。但临近年关的那几天,关于冠状病毒的种种消息就开始在武汉蔓延开来。直到钟南山院士来到武汉,确认这种病毒会人传人。武汉的家家户户都开始闭门不出。那天,看到报道以后,陈浩马上跑去药店买口罩,却发现家附近药店的口罩,已经销售一空。

陈浩的表姐是江夏区人民医院中医科的医生。陈浩拨通了姐姐的电话,问能不能搞到几个口罩。姐姐苦笑说,物资已经比较紧缺,连她自己都没有口罩,并告诫陈浩平时不要让父母、孩子出门,以免被感染。

陈浩家离工作的仓库有20里的车程。过年前的几天,陈浩明显觉得本来熙熙攘攘的人群都不见了踪影,连车都少了,基本上一路畅通。部门的50多个同事大多早早回了家。最后回家的那位,6点钟下班以后赶紧往车站赶,却发现公交没了,车也打不到了。

就在这一天,“武汉封城了。”

我姐姐是医生

陈浩回忆,家里人平时有什么小病小灾,作为中医的表姐总能通过“望闻问切”很快地诊断出来,并开出药方。由于要开叉车,陈浩经常颈椎痛,“表姐告诉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并给我指出了按摩的穴位,经常按摩,我的颈椎病就好了。”

这次疫情爆发,表姐照常给家人留下来一个药方,说照方吃药,可以预防病毒。但陈浩知道,表姐更多地是想让家人不要害怕。

那次之后,陈浩十几天没见过表姐了。作为区里最好医院的医生,表姐已经投身到救治患者的一线当中,每个班要连续上24小时。一有空,就会在家族群里给家人报个平安。陈浩听说,现在当地的医院已经是人满为患,他曾经关切地问表姐,医院里的防护措施怎么样,表姐说,医院有发口罩、防护服,目前这些物资已经不缺了。他这才放下心来。

大年初四这天,陈浩和父母说要去上班了。一直在家里关注新闻的父母非常担心,劝儿子避一避这个风头。陈浩说,我姐姐就是医生,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话虽这么说,心里却十分忐忑。

他所在金口仓是华中地区最大的一个菜鸟仓。武汉封城以后,这座仓库已经成了物资流转的一个重要入口。

叉车班班长

叉车班代理班长陈浩负责管理一个叉车部门。“平时就负责把客户下的订单从仓库里卸下来,发给下一个负责配送的部门。”

叉车班的作业员平时要开着高叉车从货架上取货,把货物平稳地摆放在货架上。货架分六层,最高的一层有六七米高。因此,这是一项考验技术的特殊作业。

代理班长陈浩负责管理团队,以及日常的安全维护。“比如检查员工有没有给叉车加电瓶液。”

上班的第一天,陈浩心里十分紧张。

作为代理班长,他还要亲手给手下的人一一量体温,再做成表格上交。“还要监督他们洗手消毒,就像监督他们给叉车加电瓶液一样。”

平时,陈浩负责的部门有50多个人,今年,只剩下12个人留守在武汉。大家都忙不过来了,陈浩经常要亲自去开叉车。

工作每天要忙到晚上八九点钟,连玩手机的空闲都没有,忙着忙着,陈浩渐渐就忘了害怕。

特殊的年货

年前,菜鸟打出了“春节不打烊”的活动。因此,当时的仓库堆得满满当当。

而武汉封城以后,能被运送过来的大都是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和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这些成了特殊的“年货”。

每天上班,公司都会发口罩。

虽然空空荡荡的仓库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但消毒工作还是要做好。如今,陈浩每天还多了一项工作:每天上午,陈浩要提着装满消毒液的铜壶到处喷洒消毒水。他负责的两个叉车仓库,每一个都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许多。角角落落都喷洒完以后,常常要花2、3个小时。

最近几天,全国运送来的物资开始多了起来,陈浩和留下来的十二个同事也开始忙碌起来。最忙的那天,陈浩开着叉车搬空了堆放得如同小山一样的一批物资,事后他看了一下统计表格,光是口罩就搬送了20万只。

陈浩知道,这批口罩至少有一批会送到姐姐所在的医院,至少有一只会被姐姐使用。

武汉一家人

两天前,陈浩的妻子也走上了工作岗位。

陈浩的妻子在武汉当地的一家物流企业工作,负责武汉本地商超的果蔬生鲜的配给,属于供保企业。

作为武汉为数不多的出来上班的人,陈浩妻子最大的担心是怕把病毒带回家里。

回家的时候,陈浩和妻子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工作时穿的外套、衣裤换下来放在门外,再认真地洗手、消毒,才敢跟孩子接触。有一次,5岁孩子急着要和刚回家的爸爸妈妈抱抱,陈浩和妻子赶紧把孩子喝止住,说等爸爸妈妈消完毒了才能抱。

老婆的表姐如今在郑州一所医院当医生。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表姐熟知表妹一家爱热闹的性格。

表姐每隔几天就往武汉老家打电话,叮嘱家里人做好防护。“其实她叮嘱我们最多的就是多洗手,不出门,这些网上都都报道,但是她是医生,家里的老人都能听她的话。”

这个新年,陈浩的整个家族都没相互串门,陈浩的妻子自己也没回娘家。过年之前,陈浩储备了大量的鸡鸭鱼肉以及零食,“保守估计能吃到正月十五。”

家人们都小心翼翼地生活,这让陈浩相信,难关一定能挺过去。

逆行者”系列报道

喊停美国订单,江苏女老板造130条口罩生产线,解决一个市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