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不是中了邪,而是受到了心理暗示
简单实用心理学,用一种新视角解读你和你的生活
在百家讲坛上,于丹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吉姆·吉尔伯特,是英国著名的网球明星,当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曾经陪着有心脏病的妈妈一起去看牙医。吉姆本以为,她只要等一会儿就可以跟着妈妈回家了。不幸的是,在拔牙时疼痛的刺激下,吉姆妈妈的心脏病被引发,死在了手术椅上。
四十年来,母亲死亡的阴影一直在吉姆的心里挥之不去。即便如此,吉姆也从没有去看过心理医生,纠正自己害怕牙医这一心理问题。所以。哪怕是在吉姆牙疼的时候,她也从来没有看过牙医。
后来有一次,吉姆的牙病实在将她折磨得受不了了,她才在家人的百般劝说之下,请了一个牙医到家里来给她看牙。谁知道,当牙医在整理手术需要的器械时,就发现吉姆已经停止呼吸了。
在旁人看来,事情非常诡异,吉姆的就像“中邪”了一样——和四十年前的母亲一样死在了牙医跟前。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是的。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中邪”这回事,那只不过是心理暗示的另一个名字。
吉姆其实是死在了一个跟随了她四十年的念头之下。
什么是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指的是用间接或者含蓄的方法,使人们接受某种信念或者按照某种方式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病理学教授,杰根·路易士博士就曾说过:人类除了语言,还能使用70万种以上的信号来交流意识。
反过来说,我们所受到的心理暗示,也是花样繁多的。
比如,单单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成语,里面就有许多是关于心理暗示的: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杯弓蛇影”、“做贼心虚”、“草木皆兵”……
再比如,回想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你有没有过类似下面的这些经历呢?
明明看中一条短裙,最后买回家的却是一条连衣裙;
看完广告之后,觉得广告中的商品是自己必须拥有的;
翻开书本阅读,却看不进去书中的知识点。
有时候我们会在心里嘀咕:
我这是中了邪吗?
不然怎么会买了那么多自己并不想要的东西,
做了那么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
我怎么就连自己都无法控制了呢?
其实,
我们之所以会做出这些行为,是因为我们和吉姆一样,受到了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暗示。
在生活中,心理暗示随处可见,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受到哪些有意无意的心理暗示呢?
1、环境的暗示
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肌肤触到的……
我们身处的每一处环境,都能够给予我们各种暗示。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中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绿色的环境能使人心跳减速产生安全舒适的感觉,红色的环境能使人心跳加速产生兴奋感,灰暗的环境容易使人抑郁,黑色的环境容易让人有压迫感。
同一重量同一色系,颜色深浅不同的两个箱子,人们会觉得颜色深的箱子看起来比颜色深的重。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纸箱大都设计成浅褐色,而保险柜则大多设计成黑色之类的深颜色。
当一个人在电影院里刚看完一场关于“勇敢”主题的电影,受到艺术主题的暗示,他接下来可能会倾向于表现得更加勇敢。
当一个人从上升的扶手电梯走出来,他可能会受到“上升”的暗示,更加容易答应把钱投向电梯扶手旁边的捐款箱。
一个充满噪音的环境容易使人焦虑烦躁,变得莫名地烦躁不安。
当然,不同的人受到环境暗示的程度是不同的。
不过,如果你发觉自己家里或者办公室里的气氛不够和谐,那就要留意它是否对你造成了某种负面的暗示。如果有,就要设法调整自己的心态。当然,更好不受影响的方法就是远离不和谐的环境。
比如说,在嘈杂的宿舍里,你没办法静下心学习,觉得自己没办法“进入状态”。因为室友打游戏的声音、聊电话的声音都暗示你这是一个休闲场所。与其时刻将自己的注意力拉回书本,你更好的选择或许是去安静的图书馆学习。
2、精神状态
在一次实验中,心理学家告知死囚,将要在他身上做过一个使其放血而死的实验。犯人知道这是他死前能对人类做的一点有益的事,表示愿意这样做。
实验时,死囚躺在一张小床上,另一只手伸到隔壁的房间里。死囚能听到医生和护士在隔壁房间做实验准备发出的声音,也能听到护士在他的手臂上用刀尖刺破皮肤放血。当“血”滴满三瓶瓶子的时候,死囚已经休克。满五瓶的时候,他已经死亡。
实际上,护士并没有刺破他的皮肤。滴在瓶子里的“血”,也不过是实验人员事先水而已。但是死囚死亡的症状,却和放血而死一模一样。
除了这个实验中的死囚,我们在一些癌症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
有些癌症患者明明还有好几年的寿命,但他们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后,却早早就撒手人寰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是被自己的心理暗示“吓死”的。
心理医生在研究中发现,人在意识模糊和意志力薄弱的时候容易被暗示。此外,容易兴奋和容易冲动的人、比较感性和比较敏感的人、意志力较弱的人,都更容易被暗示。
像洗脑者常用的手段,就是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不断向一个人灌输信息。这个人在大脑疲惫、思维混乱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被洗脑者暗示,接受洗脑者灌输的信念。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不会遇到这么极端的情况。
不过,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不妨在试着在清晨起床的时候反观一下自己内心的念头。
有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清晨起床后第一时间的选择,是内心深处最想要的是最真实的。
因为起床后的第一时间人们受到的信息干扰最少,自己内心的想法最强烈,这种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是最客观的。
3、自主思考
生活在如今这个生产相对过剩、鼓励消费的社会中,商家的营销暗示更是无处不在。
美国一家经典名车拍卖机构曾在调查中发现,从1995年到2000年拍卖的近1500辆名车来看,连续两辆汽车的拍卖价格出现了某种规律。如果前一辆汽车的最高竞价比后一辆高一倍或两倍,那么后一辆的最高竞价就会比起拍价平均高出近四成。
简单来说就是,当消费者在一家店铺中看到它最显眼的商品较贵时,会把它当成是这家店铺定位的暗示。消费者在接下来的采购中,都会不知不觉将其他商品的价格和这个商品的价格比较。
此外,在日益发达的网络上,媒体的引导对我们引发的暗示同样数不胜数:
“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不然就会有人花你的钱、睡你的老公、打你的娃。”
“二十岁时喜欢的连衣裙,四十岁穿上已经没有意义了。”
“不给孩子报早教班,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每天,我们都会在网络上浏览大量的讯息。这些讯息看似免费而便利,极大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
但是,量大又良莠不齐的信息同样也会让我们应付不暇,神经紧绷。
长期以往,我们就有可能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假思索地一味接受媒体传输给我们的讯息。
同一信息的频繁输入会形成条件反射,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听到铃铛就流口水。
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品牌的手机、养哪种宠物、选择何种类型的伴侣……
许多时候,你以为你是在自主选择,实际上,你是被各种各样的暗示操纵了。
对于映入眼中的网络信息,我们不妨先持着怀疑态度去观察。确认后事实如此之后,再去接受它们。
信息越多,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更多真相。
有所取舍,或许才是更加明智的做法。
4、旁观者清
1630年,荷兰人培育出颜色和花型都十分独特的郁金香品种,引发了一场疯狂的全民郁金香热潮。人们纷纷变卖土地,房屋,首饰,家具去换取郁金香的种子,疯狂的局面将郁金香的价格屡屡推向新高。
直到1653年11月的一天,一位外来的对郁金香热潮毫不知情的水手,以为郁金香是洋葱头。水手因为好奇它的味道,就捡起了一颗郁金香种子,两三口便吃了下去。水手的举动被传开后,众人纷纷从一场持续几十年的美梦中惊醒过来。人们开始大量抛售郁金香,泡沫开始破裂,当时许多人因此破产。
这种盲目的心理,也是暗示的从众性。
在群体中,人类天生具有和他人保持一致性的基本心理。在暗示的作用下,人们甚至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去接受别人的观点。
这也是为什么魔术表演中魔术师会找“托儿”给自己阻力、商家会找“托儿”在店门口排长龙给自己增加人气的原因。
遇到怀疑自己可能被暗示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从第三者角度思考:
这件事情、这个观念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它是别人暗示你从口袋里把自己的钱掏出来放到他的口袋吗?
这个东西是你喜欢的、是你想要的、是适合你的么?
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多与自己小圈子外的信息进行对比。
知道了其中的差异所在,有助于你更加理智地思考。
5、权威的力量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马谡错失街亭之后,和文官以及2500名士兵守在西城。而此时,司马懿正率领15万大军蜂拥而来。
诸葛亮让士兵扮成百姓的模样在城门洒水扫街,自己则带着两个小书童在城上抚琴谈笑。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见诸葛亮如此淡定,认为其中必有埋伏,转而撤退。
就这样,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诸葛亮用空城计迷惑了司马懿。
许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对手的强大。
而是对手光是表现出自信,就已经引发了我们的心理暗示,让我们焦虑不安了。
在潜意识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放下了对客观的评判,接受自己所喜欢、信任或者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比如,
当父母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他就是爱哭”,孩子受到了这样的暗示,会认为这就是真实的自己,越来越爱哭。
当老师对一个孩子说,“你永远都那么笨,及格分数都拿不到”,那么孩子就会对学习越来越心灰意冷。
以上各种心理暗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反复出现。
看完这些,你有没有联想起自己受过的某一次暗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