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共济失调

文 / 共济失调
2019-12-25 16:06

共济失调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是每个患者及家庭都不愿看到的。共济失调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共济失调的康复是很关键的,很多疾病都是这样,我们只有了解其症状,才会早早发现早早治疗,不至于耽误病情。

共济失调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姿势和步态的改变,可以出现站立,步态蹒跚等。

第二,是随意运动协调障碍,上肢比较重,动作越接近目标时震颤越明显。

第三,是言语障碍,说话缓慢,含糊不清,声音呈断续。

第四,是眼运动障碍,眼球运动肌共济失调出现粗大的共济失调性眼震。

第五,可以出现肌张力的降低,可见钟摆样腱反射,见于急性的小脑病变。

第六,共济失调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步行时,不能走直线。

第七,站立不稳,身体前倾或者是左右摇晃,当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的更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诉。

随病情的进展,共济失调患者可表现起坐不稳,甚至卧床。动作缺乏次序或条理,不规则,混乱和不协调的一种表现。


共济失调在中医上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病因,一般是由于小脑萎缩或者家族遗传引起的,在西医上目前来说是没有什么特效药能够治疗的,只能说是开一些缓解,安定类的药物来治了这个病,而且在西医上来讲,只要你的病是一样的们就会开一样的药方,但是在中医上来讲,是不讲究病名的,是根据患者的症状来对症下药,每个人的病因不一样,开的药方也会不一样。

共济失调在中医上是称为“痿症”的,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肾精不足,肾主骨生髓,肾阴虚的情况下会出现四肢走路不稳无法控制自己的步态,脑髓空虚会失去平衡,四肢无力、走路不稳就是肾阴虚问题导致的,脾主肌肉,脾虚湿盛,身体会日益消瘦,湿气重会出现偶尔的头晕头蒙感觉不是特别清爽,眼睛会出现看东西模糊重影,气滞血瘀,会导致喝水呛咳或者有痰。从这几方面入手,共济失调的治疗就有了大体的思路。

共济失调给患者以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所以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