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141岁的药王孙思邈,在临终前告诫弟子:这个药方必须要毁掉

文 / 历史原来这么有意思
2019-05-04 15:16

活了141岁的药王孙思邈,在临终前告诫弟子:这个药方必须要毁掉

中医不仅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汉族人民创造的瑰宝,中医早在春秋时代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与总结,在华人圈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随着我国对中医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中医不仅走出了国门,还在全世界开起了中医诊所,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充分肯定。

我国历史上医术高明的名医也是不胜枚举,如三见蔡桓公的神医扁鹊;为关羽刮毒疗伤的三国名医华佗;写出《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他的传世著作也被称为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还有走遍山川,尝遍百草的李时珍。

除了以上介绍的古代名医以外,还有一位名医在中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他就是有“药王”美誉的孙思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耗费家中许多钱财,因此他从小就立志要去学医,天资聪慧的他不到20岁就能为乡邻医病,在学医的同时,孙思邈又潜心钻研道家典籍,被人们称为“圣童”。

隋朝建立后,无意仕途功名的孙思邈见国事多端,便隐居太白山中,苦心钻研医学著作,为了在医术上有更大的突破,他一边亲自采集草药,一边研究药物学。经过长时间的理论与实践,孙思邈用毕生精力写成了《千金要方》。

相传在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已经怀孕十个多月却不能分娩,虽然请过全国各地的名医医治,但始终不见好转,朝中一名大臣向李世民推荐了孙思邈,李世民听闻后立即派人赶往孙思邈的住处,召见他进宫。

在古代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生根蒂固,医生一般给妇人看病是不能接近身边的,只能听丫鬟的口述,然后再开处方。皇宫的太医都准备看孙思邈的笑话时,他却格外镇静。孙思邈首先叫来了长孙皇后身边的宫女,详细询问病情,然后又要来了宫中太医之前的病历处方,摸清具体病情后,孙思邈取出一根红线,叫宫女把红线系在皇后的右手腕上,他自己捏着红线的另一端,在房外开始“引线诊脉”,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没有多长时间,孙思邈便诊完脉,并吩咐宫女把皇后的左手扶出屏风外,看准皇后的穴位猛扎一针,不到一会儿,便听见婴儿的啼哭之声,李世民大喜过望,想让孙思邈执掌太医院,无心仕途的孙思邈婉拒了,并解释自己的志向是为广大贫苦百姓治病。

孙思邈是历朝历代名医中最高寿的,活到了141岁,在他临终之前,孙思邈告诉弟子必须要销毁一个中药药方,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经过孙思邈几十年潜心钻研,发现一个叫五石散的药方,虽然治疗疟疾非常有效,但是长时间服用,就会上瘾,让人产生幻觉,长此已久,良药变成毒药。所以他告诫弟子,必须要用别的药方来代替,后来经过弟子几代人的努力,这个在民间存在已久的药方终于被销毁了。

孙思邈作为一代神医,不仅有悬壶济世的本领,还有一颗福泽后世的心,无愧于”药王“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