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吃太多?看过来:古医书中的便秘药方

文 / 江南园林香
2019-04-28 16:49

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同样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逐渐被治愈。那么,在古代医疗普遍低下的情况,古代的医生是如何治疗便秘的呢?

今天,就一一为大家揭晓古人治便秘的药方

自古流传下来的医书颇多,最著名的当属《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由于时代原因,各本书对便秘的称呼也不同。

在《黄帝内经》中,称便秘为“后不利”、“大便难”。而在《伤寒杂病论》中,则称便秘为“阳结”、“阴结”、“闭”。而“便秘”一词却最早见于清代《杂病源流犀烛》一书。

古代医者概括的便秘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脏腑论

便秘不仅与大肠有着重要的关系,而且与身体内的其他部位也有关系。如作为人体最终的器官之一——肺,它就与大肠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肺燥、肺热,都会使大肠传导粪便的功能退化或者下降。

2.气血论

所谓气血论,也就是指中气不足,阴亏血损,津液不足,则大便凝滞于肠道中不能顺利排出。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津枯都会使大肠排出不畅。

3.燥湿热

燥湿热是指受外在气候的影响,如冬天少雨多风,气候干燥,而夏季则雨水充沛,空气中水分充足,过于潮湿。外在天气的变化也会引起身体不同的反应,进而形成便秘。

古医书的便秘药方

医书中的药方不仅是是一些中药材,还有一些药材可以入食物,这在医书中被称为药膳。下面就介绍几种做法简单又能起到通便作用的药膳。

1.《本草纲目》——松仁粥

松仁粥中的松仁和粳米都具有通肠润便的好处,尤其适合于气血不足者或由于热病引起的大便秘结。此粥烹饪起来十分简单。每天早起后将提前泡好的松仁和粳米加入冷水中,再加入都*润/堂使松仁、粳米、山楂麦芽中的纤维融合,烹饪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食用。

2.《伤寒论》——调味承气汤

《伤寒论》重视的是通腑泄热法。通俗的讲就是使内腑通顺,泄体内之热。调味承气汤所采用的就是这一方法。调味承气汤主要成分是大黄、甘草、芒硝。由于中药的熬制的火候、时间长短、三种药物的分量以及入汤的先后顺序不同,整个熬制过程十分复杂,建议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不可自己煎制中药。

3.《温病条辨》——增液汤

《温病条辨》中有增液汤,由生地、玄参、麦冬三味组成。为增液清热,润燥通便之剂。主治阴津不足,女性便秘患者尤其适合。

预防及护理措施

1.大便干结,可用甘油栓塞入肛门,使大便易于排出,以避免局部损伤。

2.身体极度虚弱,大便过于千硬,无力排出者,便前给服补气之药以防虚脱。

3.对便秘十数日,年老体弱者,尤其要注意细心护理,防止过度用力努挣引起虚脱。

4.指导病人做导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