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俗眼”九种病,这里有好药方!

文 / 书法入门
2019-01-18 18:04


总第一三九九期;欢迎关注。

学书法的人,最怕的是什么?是被人说一句:俗!

林散之曾说,“字有百病,唯俗病难医。”他还说,学书法最难过的关是“什么关?就是俗字这个关。”

01/

何谓“俗书”?

到底什么是“俗”?什么是“俗书”?

书法知名网站“书法屋”在2015年曾刊发过一篇文章《“俗书”究竟俗在哪,有你不?》,对“俗书”进行了特征画像:

1、取法近人低格,任笔为体。

2、结体夸张变形,扭捏作态。

3、笔法单一无矩,虚尖泛滥。

4、点画轻佻无骨,内韵浅薄。

5、内容陈词滥调,千篇一律。


俗书 图片来源@书法屋

这位作者喊出了一个口号:“俗书”不反,危害无穷!”公众号“书法思考”也曾在2017年做过一个“俗书”的表述——

俗书,是最大化追求和满足群众喜好的写字方式,层次和格调平俗化,主要有3种情况:

第1种,初学者不熟练阶段,即通俗化;

第2种,写成印刷体,刻板呆滞,即媚俗化;

第3种,夸张、奇特、庸俗,即恶俗化。

这两处针对“俗书”的文章,都具有鲜明的批判态度,认为其对书法生态具有超强的影响力,也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力,对整个书法的发展是无一利而有百害的。


俗书 图片来源@书法思考

02/

俗眼九病

“俗书”其实历代都被诟病,于今为盛。有意思的是,基于书法的视觉性,白蕉提出了一个关键词:俗眼

讲到一般俗眼——当然是指未闻书道者,或是指一知半解者,他们有时倒未必是以丑为美,实在是因为功力未到,艺术方面缺乏修养。于是指

纤弱为秀美,

粗犷为气魄,

浮滑为活泼,

轻佻为潇散,

草率为流丽,

装缀为功夫,

板滞为规矩,

歪斜为姿态,

枯蹇为老结。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九种问题呢?白蕉在《书法十讲》中讲到“俗”的根源,是因为“俗眼不知字病”

殊不知

秀美非纤弱,

气魄非粗犷,

活泼非浮滑,

潇散非轻佻,

流丽非草率,

功夫非装缀,

规矩非板滞,

姿态非歪斜,

老结非枯蹇。

这就是“俗眼”产生的误导所致。


图片来源@书法屋

关于“俗眼”看不懂真正的书法作品,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就曾写道:

“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余乃假之以缃缥,题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愚者继声,竞赏毫末之奇,罕议锋端之失。”

意思就是,“俗眼”对于写得好的地方看不到,对于写得不好的反而赞赏。看来,古今的“俗眼”有一个通病,“竞赏毫末之奇,罕议锋端之失。”

03/

药方

如何治“俗”?林散之认为,“多读书方能医俗。无论书法作画,总宜多读点书,才有气味。不然,徒事弄笔弄墨,终归有俗气。这个俗气实在难除。”

读书多了品味自然高,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这是缓慢的过程,疗效需要很长的时日。白蕉在这个问题上显得实在而具体,他开出了“临床处方”

取筋骨医纤弱,

取稳秀医粗犷,

取沉着医浮滑,

取端厚医轻佻,

取谨严医草率,

取闲雅洒脱医装缀,

取生动勇决医板滞,

取平实安详医歪斜,

取遒润清洁医枯蹇。

所谓对症下药,治病救书。白蕉的“方子”抄下来,贴在墙上,时时检视自己,或者可以纠正自己的俗眼病字。


04/

勇气

然而,吊诡的是,具有“俗眼”的书写本人,又哪里能看到自己的“书病”呢?林散之说,“要脱俗气,脱自己的壳。”这种“扯脱”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当年陈独秀当面直言沈尹默:“你的诗做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一语点醒梦中人,沈尹默尽弃前非,从最基础的“指实掌虚”重新开始,刻苦临习,直到俗气脱尽,字骨挺立。

笔者的一位同门师弟,为了追寻南宗相传的笔法,卖掉北京的房子,举家迁往广州,就为了能与老师朝夕相处,多聆教诲。这样的毅然勇气,真是羡煞老夫了。他将此前所学之书法,尽数断舍离,假以时日,是会必有大成的。

书法,非区区闲情逸致所能满足,没有求道之付出,哪里谈得上得法呢?没有坚定的绝俗信念,又哪里谈得上洗净“俗眼”、治好“俗病”呢?

书法,莫做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