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终身未婚,不过,他书里夹着梅毒药方

文 / 闲来且读书
2018-10-26 14:00

“只有一个穷鬼才会对自己绝对的、彻底的、全方位的劣势达到所需要的深信不疑的程度,才会认识清楚自己的无足轻重和毫无价值。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人才会接连不停地向人弯腰致意,也只有他们的鞠躬才会深至九十度。只有这种人才能忍受一切,且一直报以微笑。”叔本华在《附录和补遗》书中如此写道。不管怎么说,这样对穷人的评价都是有失公允的。

看了这话,是不是很令人气愤。穷人就一定没有气节吗?中国从古自今不缺少有骨气的穷人。如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的齐国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陶渊明,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不胜枚举。即便在叔本华所在的德国,我想也未必会缺少这样有气节的穷人吧?

首先,叔本华是个富人,享受这祖上留下的万贯家产,过着衣食无忧且有佣人伺候的生活。所以他瞧不起穷人。

其次,他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拥有足够的财产,能够享有真正的独立自足,也就是说,可以不用操劳就能维持舒适的生活——甚至只够维持本人而不包括他的家人就行——那就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优越条件;因为这个人就能以此摆脱纠缠人生的匮乏和操劳,他也就从大众的苦役中获得了解放——而这苦役本是凡夫俗子的天然命运。只有得到命运如此垂青和眷顾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像叔本华那样,一生不必吃穿用度发愁呢?更何况,叔本华还有一颗自私的心——“甚至只够维持本人而不包括他的家人就行”——自己吃饱了就读书、思考、创作,不用管家人是否挨冻受饿吗?当然,一些名家对亲情是很淡漠的,叔本华对母亲就很不好。顾城也是,生个儿子还要送给别人养。英儿说:只是死之前,顾城对儿子有了柔情,以前他看见儿子就要绕开走的,从没抱过儿子,这是我感到最痛心的地方。因为自私,所以有时就可以蔑视财富的。

还有,他瞧不起穷人,还带有点葡萄酸的味道。在我看来,其偏激的话语中难说没有对自己不公平遭遇的不满。“只有他们才会扯高嗓门,或者用醒目的黑体字,公开把拙劣的文字作品捧为巨著——那些作者不是高高在他们之上,就是极有势力;也只有这种人才会摇尾乞怜。”因为他的作品几十年落寞,无人问津。虽然叔本华25岁时就发表了被后世公认为认识论名篇的《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但是他大半生不为世人知晓,直到65岁才成名。30岁他完成了名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不过首版才发行500本,绝大部分都堆放在仓库里。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他的朋友好不容易说服出版商付梓出版,但印数也只有750本,连稿费都没有。而他成名之后,又换成另一幅样子。“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已经无力承受月桂花环。”其思想被世人认可,声名鹊起之后,本人也没表现出多么淡定,“这个老智者在其成名后表现出来的孩子般的沾沾自喜。”(译者韦启昌语)

叔本华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可是他自己做到了吗?叔本华确实终身未婚,不过,人们发现他的书里夹着一张治疗梅毒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