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偷喝1这是专门为宝宝准备的食疗汤!

文 / 小郎中食养研究园
2021-04-13 18:08

夏天用食疗来调理孩子是很有优势的。孩子不爱喝中药,家长可以运用一些应季的果蔬,制成可口的饮品,吸引孩子,对孩子安度夏季、提高孩子免疫力,是很有助益的。那么,哪些果蔬是当季的?怎样做又美味又能调护孩子?希望家长坚持学习,慢慢积累起来。

今夏,特别要介绍给大家的第一味食疗佳品,就是乌梅

梅子是我国特产的水果之一。梅子在未成熟时叫“青梅”,初夏成熟时称为“黄梅”,黄梅经熏制成黑色后,才叫做“乌梅”。

梅子在五月成熟,再过几天,市场就能看到新鲜的梅子了。《品汇精要》里记载:梅,木似杏而枝干劲脆,春初时开白花,甚清馥,花将谢而叶始生,二月结实如豆,味酸美,人皆啖之。五月采将熟大于杏者,以百草烟熏至黑色为乌梅。

乌梅也是一味中药。中医认为,乌梅,其性平,味酸。归肝、脾、肺、大肠经。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等功效。能治久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

乌梅药性平和,适合孩子的体质特点,临床上我经常用它与其它药材配伍,调理孩子。

《本草经疏》对乌梅有很高的评价:热伤气,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

意思就是说,乌梅有除虚火,安心神,生津液,治疗拉肚子,养筋骨等等好处。

家长懂得乌梅的功效后,日常生活中也可在合适的时候给孩子吃,达到日常调理的目的。

乌梅功效

1

生津止渴、消暑解热。乌梅的主要成分是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等,有很好的生津止渴的作用。天气越热大家越爱喝酸梅汤,非常解渴消暑。

2

调理孩子胃口差。很多孩子,包括大人,夏天胃口都不好。乌梅有很好的消食消滞、益胃生津之效。古人甚至用它来做“思食丸”,专门治疗孩子不爱吃饭。

3

防治小儿腹泻。夏季是肠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很多孩子腹泻、拉肚子。乌梅有涩肠的功效,能够很好的抑制多种肠道致病菌,在防治孩子腹泻和日常保健上,效果都不错。

4

缓解孩子久咳或过敏性疾病。夏季过敏体质的孩子也是比较难熬的。特别是过敏性咳嗽,更是缠绵不愈很难断尾。乌梅有敛肺的作用,能够养阴清热、润肺止咳。古代医家用乌梅来配伍做“过敏煎”,在治疗孩子过敏性疾病上,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日常在家,家长怎样使用乌梅呢?市场上用乌梅做的零食、饮品形形色色,尤其是酸梅汤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今天教大家用乌梅做一个专门针对孩子体质特点的小儿酸梅汤,夏天的时候1-2周就可以给孩子喝一次,消暑消食,敛肺和胃。

小儿酸梅汤

原料:

乌梅1个、麦冬10克、陈皮1克、冰糖适量。

做法:

乌梅、麦冬、陈皮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水,大火煮开后慢火熬煮30-40分钟,放入冰糖,凉化后饮用。

1-2周可给孩子喝一次。1岁以下的孩子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功效:

乌梅:生津消暑,敛肺涩肠

麦冬:滋阴益气,清心除烦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