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年虚寒慢性胃炎,放弃中药,专攻食疗营养调理,坚持两个月!

文 / 中医养生的健康
2020-12-21 09:09

关于胃寒,这个问题邀请我算是找对了人。

我本人是常年虚寒性慢性胃炎。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只是天生的个人体质问题。吃东西一年四季胃都不舒服,经常隐隐作痛,以为只是着凉,一直只喝热水,即便这样,每到冬天还是手脚冰冷。


大学时候有一次因为熬夜赶工,第二天愣是吃点东西就吐。送去医院一查,说是慢性胃炎,开了一堆中药加西药,吃了几个星期,感觉没什么用就没吃下去,那时候是穷学生,负担不起长期吃中药的钱,毕竟价格特别贵。

后来工作了2年,结婚生了娃,又经常加班,一到冬天,手脚冰冷的毛病变本加厉,先生劝我去看一下中医,说我是虚寒性慢性胃炎,又开始吃中药,吃了一段时间,味觉都被破坏了,手脚冰冷的毛病是好了点,但嘴巴是真的受不。

吃了半年中药后,我决定还是食疗为主。把虚寒体质养好才是关键。吃中药那段时间里,家里全是中药味,实在受不了。而且中药这个东西吃多了也会有依赖,所以我决定先停中药,然后找一些食疗方进行滋补比较好。

一开始在网上查了半天,很多信息,乱七八糟的,很多自相矛盾的东西,更是云里雾里。有地说鸭子和中暖胃,散寒、止呕止痛,有的又说鸭肉性凉,滑中发冷气,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吃。总之乱糟糟的,也不知道该信谁。


最后还是要从源头找原因,自己了解清楚才能辨别。

首先确定的是,我自己每次一吃生冷都会胃痛,所以生冷东西坚决不碰。之前读书和工作时饮食不规律,外卖吃得太多,把胃吃坏了。

生完孩子后,我开始学厨艺,一开始只是为了给宝宝做辅食,后来才正儿八经地学了做饭。自己做饭之后,吃饭算是规律了些,胃痛情况也有所改善。

其实脾胃虚寒原因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这点也是我自己亲身验证过的。

下面是我针对自己的虚寒性慢性胃炎总结的日常保养注意要点,需要的可以参考下:


1、不碰寒凉,注意保暖,吃饭作息规律

现在冬天,冷水千万别喝别碰,保护好脾胃,别吹凉风。按时睡觉,按时吃饭。

这里重点说一下吃水果的问题。2016年有个英文权威杂志刊登说,国内一项大型研究调查发现,吃水果能够防止早逝。其实吃水果有利于健康这个观点在西方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中医里经常讲水果性寒,损伤脾胃,不利气血,那么,该信哪一个?

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吃水果的人出现冠心病发作的风险低了34%,发生脑梗塞的风险低了25%,发生脑溢血的风险低了46%。而且水果摄入量越大,降低风险作用越强。①

所以我问你,水果你吃不吃?

吃水果有很多种方法,我是冷水果热吃,梨汤、苹果粥、苹果派都很不错,这时候可以发挥下厨艺了。有机会可以给你们分享一下我的冷水果热吃的食谱。

总之,水果一定要吃够量。


2、清淡但不要过于清淡饮食,有些积食了,要及时消积导滞

脾胃虚寒的人胃口一般都不太好,吃一点就容易积食,不长肉。

很多女同事特别羡慕我怎么吃都吃不胖的体质,其实哪知道我们这种人苦,胃疼起来的时候真的是刀绞一样,讲真,我情愿身上多长点肉,至少说明消化好,胃没有毛病啊!

我自己是稍微油荤吃多一口都肚胀不消化,之前健胃消食片没少吃,但是那个东西治标不治本,只能等你病犯了才治,起不到预防作用。

我一般是家里备一些金渭泰还有舒克幽,就是猴头菇、姜黄、银耳多糖、肉桂、西兰花这些药食同源的食材提取,金渭泰主要就是针对调理胃的,对胃寒和反流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我自己吃了有3个月吧,我自己每天都冲水喝,暖暖的,味道带点酸甜,肉桂是开胃,姜黄用来修复,主要是起到消积健胃的作用。


除此之外,日常少食多餐,方便食物自身的运化,不会让脾胃负担过重。

我自己是正餐就按我自己的量吃,这样其实是偏少的,所以我在正餐间补充一些小零食,既能补充营养,也会让消化负担轻一些。

最后强调一下,不管是红肉还是白肉还是要吃的,不吃虚寒体质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