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处暑药膳食疗养生

文 / 小U说腺
2018-09-07 06:00
导读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为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季节,时间在每年公历的8 月23 日前后。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节气,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不是气温高低变化的节气,而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养生食俗:

民间素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鸭子的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如北京稻香村特制的“处暑百合鸭”,由百合、菊花、陈皮、蜂蜜等腌制而成,芳香可口,营养丰富,很受人们的欢迎。

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水消肿作用,被民间认为是“补虚劳的圣药”,适用于处暑“温燥”致使体内虚火又有阴津损伤者食用,尤其适用于低热、乏力、食少、便干、咽干、口燥、盗汗等身体虚弱或病后体虚患者食用。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具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营养丰富,为滋补妙品,补益而兼清润,补无助火,清不伤正,十分适合处暑“温燥”的节气特征。以百合炖鸭,醇香清润,可补肺益气、养阴润燥,非常适宜处暑季节食用。

处暑适宜饮食

处暑饮食养生应以润肺健脾,养阴润燥为原则。

另外,人们在经历酷暑及“秋老虎”的肆虐后,人体多比较虚乏,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即是此意。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处暑时节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好时节。但是人们需要注意的是,进补不可滥补。处暑时,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即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来进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除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等。因为由于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进食过多温热的补品就有可能使肺的阴津被燥气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