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吃粽子有讲究,糯米吃对可绝对养生哦(内含食疗配方)

文 / 中药养生每日一学
2018-06-14 01:20
端午将至,吃粽子有讲究,糯米吃对可绝对养生哦(内含食疗配方)

端午粽飘香

端午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节日当天,吃粽子,戴香包,耳朵里还要抹点雄黄(古时候,农村蚊虫多,防止蚊虫钻进小孩的耳朵,不过雄黄是有毒的,还是应该注意)。节日气氛浓浓的,在外乡的人儿们你们可不要太想家,为了家人的幸福生活,你们辛苦了,也祝你们节日快乐!

端午将至,吃粽子有讲究,糯米吃对可绝对养生哦(内含食疗配方)

煮熟的粽子

端午将至,吃粽子有讲究,糯米吃对可绝对养生哦(内含食疗配方)

香甜可口的粽子

香甜可口的粽子,看见就食欲大振,但是高兴之余,你们可不要贪吃哦!粽子的基础原料糯米是比较难消化的,如果吃的太多,也会引起腹胀等不适!你们可以加点蔬菜试试,效果会更佳!

端午将至,吃粽子有讲究,糯米吃对可绝对养生哦(内含食疗配方)

干净可使用的糯米

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在我国南方称为糯米,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糯米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宝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也是酿造醪糟(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端午将至,吃粽子有讲究,糯米吃对可绝对养生哦(内含食疗配方)

大颗粒高级糯米

糯米的养生功效

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出、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适宜肺结核、神经衰弱、病后产后之人食用。糯米所含淀粉为支链淀粉,所以在肠胃中难以消化水解,如果患有胃炎、十二指肠炎等消化道炎症者,应该少食。老人、小孩或病人也宜慎用。糯米年糕无论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都很高,对于有糖尿病、体重过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肾脏病、高血脂)的人要尽量少吃。

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宜煮稀粥服食,不仅营养滋补,且易消化吸收,养胃气。

糯米联合养生

糯米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

糯米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方法是将糯米浸泡半小时后,装到猪肚内,炖熟后吃肉喝汤,内装的糯米取出晾干,分次食用。

糯米与红枣:二者煮粥可调节贫血、营养不良,是孕妇、老人、虚弱之人的疗养保健饮食。

糯米与香芹:糯米粥熬好后加入香芹,好处多多。香芹具有通气、强肾、利尿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肠胃的排毒,还可以起到清凉消肿、清新口气的效果。

糯米与板栗:二者与水同煮至熟烂成粥,早餐食用,对腰腿软弱,反胃腹泻等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

糯米与枸杞子:二者同时水煎食用,喝汤食糯米及枸杞子,每日食两次,可改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还有滋补肝、肾、肺及明目的作用。

糯米与葡萄干:糯米加葡萄干煮粥可以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症。

糯米与茯苓:将糯米粉炒黄与茯苓共研成细末,同食,适用于食欲不振、腹胀、失眠、健忘等人,有养胃、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的作用。

食疗配方

1、治虚劳不足:糯米入猪肚内蒸干,捣作丸子,日日服之。(《纲目》)

2、治自汗不止:糯米、小麦麸(同炒)。为末,每 服三钱,米饮 下,或 煮猪肉点食。(《纲目》)

3、治妊娠胎动,腹痛,或下黄赤汁:糯米一分,黄耆一两(锉),芎藭一两(锉)。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三服。(《圣惠方》)

4、治小儿头上生疮及肥疳疮:糯米饭烧灰,入轻粉,清油调敷。(《普济方》)

5、治腹痛:糯米一、二升。炒极热,盛长袋中,缚于痛处,细研八角茴香三钱,以盐酒随时服之。(《摄生众妙方》)

6、治下痢禁口:糯谷一升。炒出白花,去壳,用姜汁拌湿,再炒为禾,海服一匙,汤下,三服。(《经验良方》)

7、治三消渴利:糯 谷(旋炒作爆蓬)、桑根白皮(厚者,切细)等分。上每用秤一两许,水一大碗,煮取半碗,渴则饮,不拘时。(《三因方》梅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