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为什么可以取代药疗?

文 / 陈农夫药膳
2018-03-17 19:01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增高,饮食上也越来越丰富,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大肠癌、糖尿病、富贵病等等疾病的不断发生......中青年白领各个阶层人群呈现不同层次的亚健康,办公室人群,长期固定的姿势造成身心疲惫,精气不足,等诸多健康问题!现在的市场有很多的以内养外的疗法,比如药疗和食疗,那么哪一种是大众优先选择的呢?



药疗

药疗就是通过药物,包括西医和中医等治疗手法对人身体各个机能出现的病变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使之恢复正常运作。



药疗的好处在于能够对症下药,速度比较快地使疾病治愈,而坏处则是针对性太强,反而顾及不到身体各个机能的调节,而且平常人一般不会服用药物,以免降低身体自然抵抗能力。最主要是药物会增加对营养的需求,也就是说药物会降低人的体质,而营养则会降低人对药物的依赖。



食疗

食疗是指把天然药物和日常食物作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膳食。利用的食物如谷类、肉类、水果类、蔬菜类等,以饮食的形式,给人体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健康,增强抵抗力,强化人体各器官和机体的防御能力,以防治疾患和治疗疾病。世界学者普遍都知道!营养会降低人对药物的依赖!这就是为什么病越治越多,并发症越治越严重!





我们知道,营养治疗是一切治疗的物质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化学治疗。营养食疗在人体内起的作用和药疗一样,甚至某一方面来说比它更加重要。我国古代有“医食同源,药食同功”的说法,并且提出了“药补不如食补”的观点。因此,把握各种食物的性质,补身治病合二为一,对人体健康有关键作用。



当今人们最大的误区,或者被严重洗脑的是:治疗只能靠医学,健康只能靠药物。



治疗人体不能用像修理机器更换零件一样的思维(机械思维)对待人体,因为机器坏了绝不可能自动修复,但人体被割破流血就会自动愈合,说明用对待机器的方法来对待生命,明显是错误的。



那么食疗和药疗的内在区别有哪些呢?



1.食疗效果强于药疗



真正的中医食疗产品一般由三部份组成:药物(药食共用)、调料、食物。比如风寒犯肺、咳嗽气喘,中医用麻黄汤,也有效果。食医则将麻黄汤去麻黄加苏叶、苏子,先煮汤再加姜、葱、蒜、芫荽等调料再加米煮粥。这种粥就有三个作用(麻黄汤的药物作用,姜、葱、蒜等调料助苏、杏、桂宣肺、散风寒和抗菌消炎作用,热粥养胃气、保津液及物理作用,这样麻黄汤做成的粥,就比单纯的麻黄汤作用至少增加了两倍以上,还避免了麻黄汤容易造成过汗伤津的弊端。桂枝汤煎水直接服用多数效果不明显、喝碗热粥效果就比较明显,而将桂枝汤原方,煎汤煮粥食用,效果则非常明显。由于桂枝汤中有白芍,尽管白芍本身没有发现有什么毒副作用,但卫生部至今未公布白芍为药食共用品,所以作食疗产品时,将桂枝汤中的白芍改为枸杞、木瓜、五味子三味药食共用品来代替。实践证明用改进后的桂枝汤加米等煮成粥效果大大超过桂枝汤汤剂。过去用黄芪建中汤加三七粉、炮姜治虚寒性胃溃疡,发现部份患者,服药后立即呕吐(可能是胃不喜甘更不喜药之故),后来将黄芪建中汤改方做成粥,患者食用后从未发现呕吐现象。效果也超过中药汤(可能是胃不厌食,更需营养之故)。





2.食疗没有毒副作用



食疗要保证效果,也要用些药物,但这些药物都是药性平和、按卫生部规定既属食物又属药物的天然产物。在医生手中是药,在厨师手里是粮是菜,在食疗师手里既是治病良药,又是美味佳肴,只要辩证准确,即使年年月月天天用也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而中药苦涩,难免伤胃,很多西药又伤胃又伤肝肾,所以说“是药三分毒”。



即使相同剂量、相同品质的方剂由于使用方式上的差异也使食疗明显优于药疗。药疗由于高浓度、集中瞬间投放,对胃刺激大,难以完全充分吸收,必然快速排泄,犹如夏日急风暴雨,雨过地皮湿,难免水土流失,故利、害兼有。食疗则由于低浓度持续投放,对胃无刺激,吸收充分完全,好似初春夜雨,润物细无声,有百利而无一害。



3.食疗对人没有精神、心理压力



食疗是人的自然行为。饮茶、喝粥、用餐,是人的自然生活习惯和生理需求。食疗产品包括茶、汤、粥、咖啡、米饭、馒头、米粉等等,其色、香、味、形适合大众口味,人们使用食疗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享受和普遍的生理行为,所以对任何人尤其是小儿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而药疗是一种被迫的、强制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中药的苦味、西药对胃的刺激及毒副作用,打针手术的疼痛及对机体的损伤,没有任何人有这种习惯和喜好,对任何人尤其对小儿,必然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心理压力本身就会对健康造成直接伤害。





4食疗可预防大病、恶性病



很多大病恶性病(如癌症、肾衰竭、肝腹水、中风)都有一个很长的形成过程,同时在发病前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就有很多明显征兆,这些疾病在征兆期单凭西医的仪器设备是很难确诊并有效实施干预的。否则,克林顿就不会59岁病危,叶利钦也不会72岁逝世了,中医理论上是能够提前预知并实施有效干预的。但事实上,多数人尤其是女性、小孩和上班族在灾难和死亡还没有明明白白、实实在在降临头上的时候,是很难坚持长期喝中药的,加之中医理论很多难以理解,中医的诊断结论很难得到西医设备检验结论的支持,对现代人来说,就更难以相信了,所以中医的优势,事实上根本无法发挥,否则很多国家政要及众多名人大腕如中央的黄菊、同仁堂的张生渝就不会英年早逝了。而中医的全新升级版----胡记堂自然疗法,使苦口良药变成了美味佳肴,人们即使不完全相信食医的预告,但无法抵挡食疗美味,因为中药百分之七十属调味品,可以说没有中药就没有美味佳肴,没有中药就没有高档餐饮。而追求美、尤其是美味是所有正常人的共同天性或本性。可以预计,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医食疗的广泛推广,全人类大病、恶性病发病率必将大幅下降,甚至最后绝迹,因为任何疾病早期预防都比较简单,而任何人对美味佳肴都不会拒绝。



5食疗更适于老幼群体



中国很快将进入老龄社会。中国的老年人大多一生辛劳、受尽磨难,到头来多数像吴敬链所说的:“浑身都是病,只有一颗火热的心”。老年病、慢性病,多属疑难杂症,治疗起来,相当困难,西药多数无效且毒副作用大。中药的苦寒无法克服。老年人苦了一辈子,总不能让他们终身吃苦吧!他们大多赋闲在家,有的是时间。教会他们方法,供应他们材料,他们自己动手,即能治愈疾病,永葆健康,又能改善生活,大饱口福,还能对家人对社会做出贡献。小儿,现在多系独生子女,娇贵无比,细菌感染所致的肠道疾病和营养疾病越来越少,而病毒感染却越来越多,西医对病毒至今无特效药物,中药虽有效,但要现代小儿吃苦,比什么都难,且苦寒中药容易伤胃,伤害小儿的生发之气,所以小儿疾病,尤其适宜采用食疗。



6很多疾病只有食疗能治



众所周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甲状腺瘤在全国发病率很高,国家经专家研究确定是食物缺碘所致,于是国家投资免费为大众发放碘片,后又改为糖衣丸,但始终收效甚微。后来将碘加入盐中并在全国推行加碘盐,很快消灭了甲状腺瘤这种使女性痛苦的病。这是国家行为进行的食疗。



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发病率最高的肠道寄生虫病,国家每年都要投巨资免费为大众驱虫,但收效甚微,后来很多地方采用经济手段对不按时到场吃打虫药的群众采用扣工分的方法进行惩罚,但最后仍然丝毫无效。到了上世纪末,不经意间肠道寄生虫病却突然全部绝迹,经胡记堂专家调查研究后发现是低毒农药广泛使用的结果,现在的农付产品几乎普遍残留农药,这种农残食品无处不在,人们天天吃、顿顿吃、所以寄生虫卵全被食物中残留农药杀死了。这是社会行为进行的食疗。



清、光绪年间、河北、山西等地发生瘟疫,清廷太医院开出清瘟败毒散令各地熬大锅汤免费让百姓喝,但毫无结果,瘟疫仍迅速传播。后山西一位郎中提议将药打粉布包投入水井中。很快扑灭了瘟疫。电视剧神医喜来乐用文学形式生动再现了这段历史。其实道理很简单,吃药是医疗行为,有些人可能忘记或拒绝,而喝水吃饭是生理行为,任何人、任何动物都不可能拒绝或忘记。

陈农夫食疗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食疗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食疗的最大优势是采用的药材和食材都是天然的、绿色的、无毒副作用的动植物材料。符合现在世界范围内人们追求“绿色医疗”的大趋势。





我们的医圣医祖为什么这么神?



因为历代的无数神医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用各种方法激活、引爆、调动生命本身的大智慧和自愈能力!

大量事实雄辩的证明:食疗,只有食疗才是人类健康的保障。



食疗取代药疗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华膳道、医林膳是目前唯一攻克药食同功的功能型食疗两大老字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