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痛经方法大集合,食疗、按摩、艾灸都在这里!
需要向中医专家咨询痛经,可以关注本头条号,“私信”发送“痛经”。
中医学认为,痛经多由受寒饮冷、寒邪客于冲任;情志郁结,肝郁肝气不舒,经血滞于胞宫;或禀赋不足,肝肾不足;大病久病,冲任气虚血少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失养所致。下面我们从食疗、按摩、艾灸三个方面,谈谈中医是如何治疗痛经的。
中医食疗法1.姜枣黑糖玫瑰汤水
材料:生姜50g、大枣30g、黑糖50g、食用玫瑰适量。
做法:将生姜、大枣洗净,生姜切丝或片,大枣去核,加入黑糖,用水300ml小火慢煎至沸腾10分钟,取汤汁250ml温饮。
功效:本方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
2.玄胡益母草卤鸡蛋
材料:玄胡30克,益母草50克,八角、草果、茴香籽、肉桂适量,老抽适量、食盐适量,鸡蛋2个。
做法:将以上卤料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
功效:本方具有理气活性,通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气滞型痛经。
3.黑豆白酒煮鸡蛋汤
材料:黑豆20g、甜白酒100g、大枣30g、枸杞子5g、红糖20g、鸡蛋1个。
做法:将黑豆冷水浸泡三至五天,出芽后洗净,用水300-400ml大火煮沸腾后加入甜白酒、大枣、枸杞子、红糖、鸡蛋,然后用小火慢煎煮10分钟即可,温食。
功效:本方具有温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胞宫虚寒型痛经。
中医按摩法治痛经的按摩手法源于中医,有些人可能对穴位掌握不太精准,有可能会影响按摩效果,因此建议希望通过按摩治疗痛经的朋友可以找到专业的中医师咨询按摩手法。
医寿延年认为,与其用药止痛,不如按摩以下几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太冲穴
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三阴交穴
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子宫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自我按摩对痛经的治疗,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中医艾灸法中医认为,男性体质为阳,女性体质为阴,容易因寒凉而生病。艾草是女人的养生草,女性体质为阴性,而艾草为纯阳性,通过艾灸就可以迅速补充人体的阳气,改善宫寒。可把肚脐下的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等当作重要的穴位来灸,坚持才有效果。
艾灸的5大注意事项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烫嘴的温开水,加2~3个红枣更好,此时最忌讳喝冷水吃水果。一些气虚的女性艾灸时或者之后会头晕,这样就不会了。
2、艾灸结束2个小时以后才能洗澡。用湿热的毛巾擦拭艾灸过的部位都不行!很多人说,可以用热水洗澡,那是错误的。热水也是水湿,如果要洗菜做饭,一定要戴上橡胶手套,用热水洗。
3、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如果担心,我们同时可以减少艾灸的时间,也可以泡泡脚后艾灸涌泉穴、太冲穴。
4、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进食的时候气血会集中在胃部,影响艾灸的治疗效果;再就是对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5、如果你的月经量不大,特别是有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完全可以艾灸,只是你比平时的艾灸时间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