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咸党又打起来了?那么腊八到底吃什么?
这是一篇“适合深夜看的推送”。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美食之乡,中华美食那是一个博大精深,轻轻松松就征服了全球。
常有外国游客来中国后,第一次感受到人类料理的精髓所在,糖醋蒜香煎炒烹炸样样动人,从而突然领悟到人生真谛而心甘情愿为中华美食献上一生,甚至抛弃故土留在此处,只为一口“舌尖上的美丽中国”。
但当各地有特色且样样都好吃的情况出现,各地之间的争端也由此出现,毕竟都是修炼千年的,谁还比不上谁呢?
“亘古至今”仍然没能得到解决的“甜咸豆腐脑”之争至今战火仍然激烈,每次随口一提便可立刻激起两派的疯狂战斗,前一阵子的冬至究竟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也是轻易引起了南北两地人民的战斗热血。
而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俗称的“腊八节”,这是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天对百姓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而最主要的也是流传最广的习俗就是喝腊八粥了。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清《房县志》卷十一《风俗》称,“腊八日,以米和麦豆及诸蔬果作粥,谓之腊八粥。”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相传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能够祛疫迎祥,而用家中剩下的米豆熬粥,也能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
著名美食家(文学家)梁秋实对于腊八粥的记忆经常让人口水直流:“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爹爹(我父亲的二舅父)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光大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的用长柄大勺搅动,防黏锅底。两锅内容不太一样,大的粗糙些,小的细致些,以粥果多少为别。此外尚有额外精致粥果另装一盘,如瓜子仁、杏仁、葡萄干、红丝青丝、松子、蜜饯之类,准备临时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的喝个尽兴。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剩下的粥,倒在大绿釉瓦盆里,自然凝冻,留到年底也不会坏。”
当然除了腊八粥,全国各地的参赛美食从来不会主动认输。
例如外表原谅,内心火辣的腊八蒜。
“腊八蒜”顾名思义就是在腊八这一天腌制的蒜,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很多地方都还保留着这种习俗。腊八蒜的腌制方法比较简单,将剥了皮的蒜放到一个瓶子里,倒上醋密封好,慢慢的蒜就会由白变绿。
而腊八蒜还算是常规操作,你可听过腊八冰吗?
有句俗语“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这其实和一些地方腊八“。冰”的习俗有关。在腊七这一天,大人小孩就去河里打冰,打回来的冰最大的一块要放在墙根,祈福瑞雪兆丰年。有一句顺口溜叫做“腊八的冰,吃死不肚疼”,据说腊八吃冰保证来年的一整年都不会肚子疼。
而灵魂属于面食的山西人民更是在腊八也不会抛弃面食。
农历腊月八这天,关中地区尤其是陕西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一带,都要在早上吃一顿面条,俗称“腊八面”。因为关中人一向认为豆类、包谷均是粗粮杂粮、而小麦面粉是细粮,营养高、且好吃,村人向往的好日子也就是“白面馍馍干捞面,油泼辣子调一碗”。
据说,人吃了“腊八面”,福寿、康乐,平安;鸡吃了,爱下蛋;羊吃了,爱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两个牛犊子……
不管你信不信。文案都写到这个份上了,不妨借着寓意就这么来一碗吧~
吃完了面,我们借着来到了技术含量更高的腊八豆腐环节: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民间风味特产,也是腊八节的食俗。在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久而久之,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由大豆、辣椒、五香等原料经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有“素火腿”之称。 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带甜,又香又鲜。
最后,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杀器——饺子!
中国人民向来有一个神奇的传统,就是不管是什么节日,如果你不知道应该吃什么,吃饺子就绝对没错!
啥日子都吃饺子,这一信条早已深入骨髓,再配一碟醋,加上几粒腊八蒜,
年味儿瞬间就出来了,满满地全是幸福的味道哦。
不过虽然各地传统差异极大,所谓的各地争吵其实也就是个玩笑罢了,谁也不能真因为你吃腊八冰不喝腊八粥而真的就过来打你。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吃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节的仪式感啊。
那么泡先生祝大家腊八快乐!
以及:
出品人:xxl/非常狠的老杨
创意提供:xxl/某神秘的伙伴
首席编辑:x/L/路人小张/H
视觉总监:社会我飞哥
设计总监:龙爷
本文章是编辑呕心沥血浪费了好多脑细胞写的,欢迎转载,但是……若要转载一定要告诉我一声哦~不然我可就——生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