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吃什么呢?

文 / 徐州美食界
2019-03-06 17:01

古人云:因时而食。在中国,人们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沿袭祖先的智慧,来安排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穿越一年四季,在时节变换中寻找属于每个季节的独特美食。

有时,一种食物的味道,就成为了人们对某一时节独特的记忆。于是,在时令的界限变得不那么明显的今天,那些仍然被保留和延续下来的,只属于某个季节的味道,就显得异常珍贵。认识一座城,往往从食物开始。

从立春到冬至,从湖面初融,到积雪满山。中国人从古至今的智慧,就融在这舌尖上的味道中。一年四季,清欢百味,不过粗茶淡饭。寒暑皆不管,温凉莫多贪。岁月荏苒,且随遇而安。

春天到了,吃什么呢?

中山

岭南的春天短暂而急促,人们总是在寻找不同的方式,封存对春天的留恋。

春天到了,吃什么呢?

食花

【荼薇花在清明节前后绽放 中山小榄人种植荼薇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在漫长的岁月里,素来风雅的小榄人以花入馔,以花制酒,创造出许多活色生香的美食。】——《味道中山》

木棉花以其独有的姿态,迎接着温煦的春光。每到春天,高耸的木棉树,总是能吸引很多前来捡花的人们。

春天到了,吃什么呢?

【中山人讲究食补,木棉花是春天最适合的汤料之一,几朵木棉花,一截煎过的鱼尾,加上不同的豆类,经过两个小时的煲煮,一碗祛湿清润、香甜可口的浓汤,就成为了这个春天里最贴心的注脚。】——《味道中山》

北京

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通常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成品后,外观浅黄色,味道香甜,清凉爽口。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故都食物百咏》中有诗说:“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


春天到了,吃什么呢?


吃春饼是中国民间立春饮食风俗之一。在一些地区立春有吃春饼的习俗,东北,北京一带春饼口味最为可口,相传春饼作为潮州传统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间小食演变过来的有待考证。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


春天到了,吃什么呢?


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成为“春盘”。宋《岁时广记》中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到清代,伴春饼而食的菜馅更为丰富。现在,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夹入饼内。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苏州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民间认为,煎食王月糕可祛虫,用杖敲击屋梁可辟鼠贴蝎符可辟蝎。而嘉兴一带就流传着以吃撑腰糕来护腰,预防腰酸背疼的习俗。老辈传下来的说法,这时候进入春耕时期,农活增多,农人带些糕团到田横头的话,携带和就食都很方便,而且糕团还耐饥。吃饱后,干起活来自然腰板撑起,劲道十足。所以嘉兴人就把这些天吃的糕叫做撑腰糕。不经意间,这早春吃糕的习惯也成为习俗而延续至今,成了江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春天到了,吃什么呢?


酒酿饼是江苏苏州地方传统名点,春季的时令点心,外观和小月饼相似,面是用清酒酿来发的,由于气候的原因,往往只适合卖一季,最佳的品尝时节是在清明前后。酒酿饼有荤、素之分,品种主要有玫瑰、豆沙、薄荷等味。酒酿饼以热食为佳,特点是甜肥软韧,油润晶莹,色泽鲜艳,滋味分明。


春天到了,吃什么呢?


苏轼说: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样看来,腌笃鲜可谓是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的完美菜式了。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自然的馈赠》一集中,就提到了这道家常笋汤——腌笃鲜。咸猪肉、春笋各放一半,在柴锅中煸炒,加高汤慢炖,咸肉的腌味和春笋的鲜味相互交融。

正因为腌笃鲜是一道春天里的菜,讲究应季而食,必须用的是春雨一阵后的那茬春笋、长长细细那种。腌笃鲜的灵魂还在于“腌”腊月里腌上的咸肉,经过一冬的风吹日晒,到春天正好凝练得馥郁鲜咸,切成一块下水一煮,就慷慨释放出满锅的香气。

青团是用浆麦草或艾草汁做成的绿色糕团,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吃起来糯韧绵软、甜而不腻、清香扑鼻。


春天到了,吃什么呢?


每到清明节前后,排队买青团子,就像中秋前排队买肉月饼一样,是苏州人充满仪式感的生活之一。至于为什么清明要吃青团,在《岁时广记》中是这么记载的:“色青,资阳气”。按古代阴阳学说,人间为阳,鬼蜮为阴,清明节又称鬼节,这一时段百鬼游荡,阴气盛行。而青色标志了阳气满盈万物春生,吃了青团助阳壮阳,鬼不敢近。

荠菜馄饨,是苏州人春天对自己的犒劳。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早春的气息,鲜美而微有生涩。除了包馄饨外,还可以做成荠菜肉丝豆腐羹,是小时候淘饭吃的美味。荠菜美名远扬,得力于历代好美食的文人。魏晋南北朝时,便有若干《荠赋》问世。宋代的苏东坡和陆放翁,现代的周作人、汪曾祺,前后接力,众口一词为荠菜唱赞歌。


春天到了,吃什么呢?


苏轼则在《与徐十二书》中写道:“今日食荠极美……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其法取荠一二升许,净择,入淘米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捶两指大同入釜中,浇生油一砚壳,当于羹面上……不得入盐醋,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明人滑浩的《野菜谱》:“江荠青青江水绿,江边挑菜女儿哭,爷娘新死兄趁熟,止存我与妹看屋”,却多多记录了同为食荠的人间辛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