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天只卖2碗汤到每天2.5万元营业额,他只做了这三件事情

文 / 917jm丨商机宝盒
2018-05-15 13:20

他非专业餐饮出身,却因为爱好走上了餐饮之路,如今依靠养生汤,3年时间在上海开了27家店,单店日营业额最高可达2.5万元,创造了汤类餐饮的传奇。

他是陈华滨,一个依靠创新、懂得创新的80后理工男,他突破传统餐饮业在时间、空间、半径上的限制,将汤类美食变为了易复制、可供各年龄阶层的特色轻食品牌。

从一天只卖2碗汤到每天2.5万元营业额,他只做了这三件事情

创业初期,陈华滨也并非一帆风顺,开业第一天预估卖出200碗汤,可当天只卖了2碗。经过不断反思和总结,陈华滨重新定义了人们喝汤的消费行为,并做了以下三件事,让品牌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一件事:将汤“饮品化”

“汤的制作和售卖易标准化,盐的比例、汤料的比例、水的比例等很容易将步骤清晰化,很适合快速制作。并且当今餐饮市场,咖啡和茶饮的品牌都有无数,所以汤类也应该能快速标签化。”

抱着这样的想法,陈华滨改变以往以碗式为主的装汤形式,而是用比茶饮口杯直径大一点的专用装汤器皿,即买即喝,无论是逛街、上班、开会、在家都能可以打开杯口直接饮用,如果汤凉了,杯子也满足自动加热的功能需求。

从一天只卖2碗汤到每天2.5万元营业额,他只做了这三件事情

第二件事:将汤“IP化”

陈华滨希望汤类美食能突破传统,就像茶饮一样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更加时尚、国际化、有趣、融合。

所以陈华滨召集团队,研发品牌的人物漫画形象,并将这一形象印在消费者能看到的地方,。很显然,陈华滨希望通过IP增强与消费的情感交流。

事实上,这种IP帮助陈华滨打开了很大的年轻人市场。

从一天只卖2碗汤到每天2.5万元营业额,他只做了这三件事情

第三件事:将汤“零售化”

星巴克零售化,卖起了周边;海底捞零售化,卖起了自助火锅。汤类美食在零售化上应当根据优势。

陈华滨结合品牌IP,走上了零售化的道路,带有品牌IP形象的手机壳、T恤、杯子出现在了顾客的消费场景中,在当地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度,并很快地成为顾客的一个消费话题。

陈华滨规划未来将以袋装或盒装的汤品形式上架到各大便利店中。

从一天只卖2碗汤到每天2.5万元营业额,他只做了这三件事情

餐饮行业总体来说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红海市场,但却挡不住创新产品的光芒。统餐饮轻食化,或许正是今后餐饮市场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