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三种心理营养,比物质重要100倍
文丨鱼爸 图片来自网络
前几天,带孩子在亲戚家玩。
因为就要过年了,有个爷爷就逗孩子。
“过完年你几岁啦!”
“马上五岁了。”
“哦!那你喜欢你妈妈一些还是喜欢你爸爸一些呀?”
天啦!这个被无数的大人用来逗孩子的问题,就这样摆在我的面前。
当时好几个人就盯着孩子。
我觉得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的回答。
似乎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我喜欢妈妈!”
答案出来了,老人哈哈的问他为什么?
“因为爸爸说妈妈生我很辛苦,要我多爱她一点的。”
我当时松了一口气,内心给他点赞,真是一个好小伙子,还记得我以前跟他说的话。
这个问题没有难住儿子。
老人们显然觉得不尽兴,打算继续逗他。
我赶紧叫他过来,说你表哥找你玩,快过去看看。
然后带他去了外边。
因为这些看似有趣而轻松的逗乐。
往往埋着很多地雷。
以前有一位妈妈说4岁的女儿总是问自己“妈妈,你真的爱我吗?”
“妈妈,你是不是要生弟弟了?到时就不爱我了。”
“妈妈,你会不会有一天不回家了?”
她觉得很奇怪。
后来自己带孩子在小区时,才发现好几个跟婆婆跳舞的大妈,常常逗孩子。
问题就是“你妈妈这么漂亮,给你生个好看的弟弟,到时你就不能发脾气了。”
“爱发脾气的孩子,妈妈不喜欢。”
看上去不仅仅是社交上的亲近,还帮你教育了孩子。
“要听话,否则妈妈就不喜欢你。”
可是拜托,我并不需要你们这样的亲近和帮助。
可是碍于面子,不管是自己的亲人还是陌生人的逗乐。
总是无法去直接回击,只能默默保护。
马上要过年了,真的希望所有的大人都能管住自己的嘴。
不要捉弄我们的孩子。你用来解闷或者取乐的玩笑话,也许让孩子焦虑,甚至会讨厌父母,抵触父母,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这样对孩子的成长的杀伤力很大,做孩子其实不容易。
当然,我们无法给孩子过滤这些不知何时就袭来的问题。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保护,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
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父母要记得给孩子补充心理营养。
首先就是爱。
爱这个东西虚无缥缈,很多人长大了,几乎失去了获取它的能力。
但是孩子们却能感知到,甚至如同呼吸离不开空气。
孩子心理的成长,离不开爱。
因为父母的爱,让孩子变得强大起来。
1960年,心理学家EleanorGibson设计了一个“视崖装置”测试婴儿的深度知觉。这个装置是用大玻璃板和黑白格花纹的布,做成一个视觉上的悬崖。Gibson选择了30位6-14个月的婴儿进行实验,婴儿在视崖面前的表现表明他们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凹凸等。
同时还有个意外收获,当婴儿爬到“悬崖”边犹豫不决时,如果站在“悬崖”另一头的妈妈对他微笑、点头表示肯定、鼓励,他就可能勇敢地越过“悬崖”,爬向母亲;如果母亲表现出害怕、紧张的表情,婴儿便不敢跨越,甚至哭起来。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对周边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他们通过父母的神态、眼睛、行为、语言来认识这个世界。
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从父母那里学习,自己也开始去小心翼翼地探索。
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在最初的阶段,父母的情绪平和以及陪伴、加上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就是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父母的爱不应该带着条件。
很多妈妈说,我当然爱我的孩子,甚至愿意为孩子付出生命。
可是到了问题出现时,马上就变得“有条件”了。
“你这么不乖,不要叫我妈妈”
“你还这个样子,我不爱你了,你离我越远越好。”
“你看看你们班那个谁谁谁,你能有他一半好,我就高兴了。”
以为自己对孩子有着满满的“爱”,但在潜意识里就绑上了条件。
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取爱,也从父母这儿学会如何去爱。
父母是孩子学会表达爱的导师。
爱也需要发声练习。
还记得有一次哄睡的时候。
我紧紧地抱着儿子,小小的他就急着挣脱,还问我“爸爸,你为什么抱我这么紧,不舒服。”
“因为我爱你呀!”
他就没有再动,还把我的手拉过去,放在自己的胸口,用两只小手抱着,睡着了。
有一次,他钻进我的被窝。
我说你应该睡自己的被窝,为什么来爸爸的被窝呢?
“因为我爱你呀!”他跟我说。
“好吧”我也被瞬间击倒。
就这样,我们告诉孩子爱,孩子也回馈我们以爱。
第二个心理营养:尊重
爱,就如他所愿,而非如你所愿。
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不要觉得孩子的想法幼稚就忽视,甚至嘲笑。
有些东西孩子能做主就尊重孩子的选择。
比如衣服的颜色,鞋子的款式。
还有他们选择的朋友、书本。
都可以放开手让孩子去选择。
父母要需要尊重的是孩子的尊严。
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小小的尊严。
前段时间,贵阳有一个10岁男孩,因为拿着手机玩游戏,几个小时就充值了几千块。
当时气急的父亲拉着他去街头,让他下跪乞讨,然后自己扭头走掉。
可见父亲当时的情绪,已然是到了极限。
但还是有人说,这个爸爸做的算好了,没有狠狠打他一顿。
因为在很多父母的观念里,孩子错了,是一定要狠狠打的,否则就无法让孩子记住。
让他记住自己犯下的错误,以后就不会再犯了。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说,我打你是为了你好,我打你是爱你。
可是父亲让儿子当街下跪乞讨。
孩子真的跪下了了,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
多年以后,当你回顾这件事,内心会是如何的。
也许会感谢父亲教育了自己,让自己不再拿钱去浪费在游戏上。
可是自己低着头跪在街头乞讨的感受,真的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么?
第三个心理营养:接纳
我们谁都是不完美的,特别是成长中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接纳与鼓励。
如果不留心就会让孩子的内心种上自卑的种子。
自卑感往往深藏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左右着大脑的价值观,对行为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很多人因为童年时期的一句话,就开始深深地批判自己。
接纳孩子小小的情绪,接纳孩子的不足,永远站在孩子的一边。
跟身体成长需要营养一样,孩子也需要心理营养。
这样的孩子,也会有孩子气,也会有小脾气,也会有缺点。
但是他们的内心善良、勇敢、阳光。
一个人的性格,几乎在童年就开始定型。
一个人的幸福感也来源于内心的感受。
父母在孩子内心播下什么样的种子,终将收获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做了父母,尝遍人间甘苦后,会渴望给孩子什么呢?
学历文凭和财富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给孩子强大的内心。
将来有一天能勇敢地面对困境、愈挫愈勇。
一个人的成就往往离不开强大的内心。
(本文为鱼爸原创,图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鱼爸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热售中)
支持原创就在文末点赞,欢迎留言!
您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分享吧
(本文为原创,首发于一点资讯平台)
下面还有三篇好文章,等你看:
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交流微信(breedboy)
养育男孩平台: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