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中)

文 / 健康指南新媒体
2021-03-20 00:37
睡眠障碍

服降压药后出现失眠或嗜睡等,也是病人较为痛苦的事情。有几类降压药容易引起睡眠障碍:一是β受体阻滞剂,包括倍他乐克、普萘洛尔等,这类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系统,引起多梦、失眠、焦虑等;二是利血平,多出现在降压复方制剂中,有中枢抑制作用,可能引起嗜睡等。此外,长期应用可乐宁、利血平等,甚至可能诱发抑郁症,加重睡眠障碍。

应对策略:可乐宁、利血平等药物副作用大,不作为降压的首选药。大多数降压药不要在睡前服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查找睡眠障碍的原因,如果确定由降压药引起,应换用其他降压药物。

性功能障碍

降压药引起性功能下降是高血压患者容易忽视的问题。其中,长期应用利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等可引起男性勃起障碍、性欲下降、射精障碍;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卡维洛尔等,主要影响性欲;钙拮抗剂类降压药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则主要引起性欲下降,射精障碍。但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对性功能则没有明显影响;α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如哌唑嗪等对射精障碍反而有改善,但不影响勃起和性欲;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这类药物在降压同时还可以从勃起、性欲、射精三个方面改善性功能障碍。

应对策略:

(1)联合应用降压药,在保证血压正常的同时,减少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剂量;

(2)如果效果不理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

(3)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对性功能影响较小或有促进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体位性低血压

降压药物胍乙啶、优降宁、哌唑嗪或利尿剂,能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当病人突然改变体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可发生头晕眼花或眼前发黑,甚至出现晕厥、昏倒等现象。

应对策略:患者在服用上述降压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在准备站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多做些轻微的准备活动,以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