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误治,中医:不是任何失眠都是用酸枣仁汤
失眠的原因很多,但也得结合个人体质用药
一位患者,自学中医,懂得酸枣仁汤是治疗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的症状,可是连服10多天,一点效果也没有,反而觉得烦闷,大便黏腻,难以入睡。

这是为何,酸枣仁汤不是治疗失眠么?
我们先看下此人的舌苔吧,舌苔白而且厚腻,寒湿证非常重,在中医的治法里必须,先去表湿邪再进行养血安神,他直接跳过了这个阶段,滋腻、养血,导致寒湿入里。造成大便黏腻,胸闷。

这可以说是个误治,其实可以在酸枣仁汤上加减便可。
酸枣仁的方解说下
:本方证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治宜养血以安神,清热以除烦。
- 方中重用甘润之酸枣仁为君,养血补肝,宁心安神。
- 茯苓甘淡性平,益心脾而宁心神:结寒质润,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共为臣药。
- 君臣合用,安神除烦之力益增。
- 佐以辛散之川芎请肝血而疏肝气。川芎与大量酸枣仁配伍,辛散与酸收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脱妙。本人习惯用酒川芎
- 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标本兼治,养中兼清,补中有行,共奏养神,清热除烦之效。

在原方加大茯苓用量,加半夏、厚朴、桔梗,少量干姜。黄芪、白术取其利水功效。
把酸枣仁改为远志、茯神、夜交藤。
药用6天,睡意明显,大便正常,胸闷感完全没了。随诊结合本方加龙骨、牡蛎、龙眼肉。药用10天,先已经能自然入睡,而且精气神都很好

所以说方式失眠方,看你会不会变通用方,综合的调节人体,如有焦虑症导致的失眠,用法又完全不一样了。随症加减才是中医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