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症状说明你肝火旺了,中医灭肝火有绝招!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肝与春气相通,春季多肝火。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主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胆相为表里,故肝火旺的人常有头晕、消瘦、烦躁、易怒、口苦、目赤、眼干、眼痒等症状。
肝火旺有6个症状!
1.身体上部有热
或上冲性特点,表现为头晕、面目红赤、红潮难退、易暴怒、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更甚者会晕厥、呕血等。
2.月经失常
这是因为肝火旺而引起妇女月经紊乱,表现为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
3.肝导致失眠
这多是因为思虑过度、恼怒损肝等造成;是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恼怒伤肝、思虑过度等引起。肝藏魂,肝火旺则魂不守舍,夜卧不宁,易惊。
4.孕妇恶阻
孕妇怀孕期间,肝火旺可表现为恶食挑食、眩晕口苦、呕吐苦水等。
5.肝火上炎
是指肝火旺导致的上部有热象或上冲性症状特点,如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易怒,甚至发狂、晕厥、呕血等。
6.肝火旺致恶阻
是恶阻证型之一,多由妇女孕后肝火旺,肝火挟冲脉之火上冲引起,症见呕吐苦水、恶食择食、眩晕口苦等。
如何调理?
1.穴位按摩清肝火
(1)按揉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上第一、第二脚趾缝向上大约两横指宽的地方,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痛感。按摩前先用温水泡脚10~15分钟,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冲穴3分钟,然后换右手拇指按揉左太冲穴3分钟,反复2~3次,按揉力度以产生酸、胀、痛感为宜,最好每天早、中、晚各进行一次。
(2)拨阳陵泉穴 中医认为肝和胆互为表里,而阳陵泉穴是胆经上的一个穴位,配合太冲穴按揉可增强效果。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用手心对准膝盖骨,大拇指在内侧,四指在膝盖下外侧旁边有一个高出来的小骨头即为腓骨小头,阳陵泉穴就位于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坐位,两手拇指分别按置于两侧阳陵泉穴。先按揉阳陵泉穴1分钟,再用力横向弹拨穴位处的肌腱3~5次,以有酸麻感为好。每天早、中、晚各拨动一次。
2.食疗保健
(1)青皮甘草蜜:取青皮,甘草各100克,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透泡发,加热煮沸取汁,每20分钟取汁1次,共3次,将3次药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对入适量蜂蜜,煮沸即成,装入瓶中储藏。每次服用1汤匙,每日2次。对肝郁化火导致的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胸闷不适等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2)梨水: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去肝火,对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胁胀痛有效。
(3)绿豆汤或绿豆稀饭:绿豆性寒味甘,能清凉解毒,清热解烦,对脾气暴躁、心烦意乱者最为适宜。
(4)菊花粥:秋季霜降前,将菊花采摘去蒂,烘干或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ml,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g,稍煮一、二沸即可。
3.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 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一般用于头晕头痛,眼睛发红,耳鸣耳聋,口苦,小便发黄等症状,但此药中病即止,不能长期吃,容易损伤人的正气导致乏力。
(2)黄连上清片 黄连上清片有黄连,大黄,栀子,连翘,甘草等多种成分,也具有去肝火的功效,常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等症状。
(3)舒肝散(舒肝颗粒、舒肝片、逍遥丸) 可疏肝理气,散郁调经,也是去肝火的中成药之一,用于口苦口干,头晕目眩,两胁疼痛,月经不调,心烦意乱等症状。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