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失眠严重、醒了睡不着......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睡眠质量?

文 / 漫养生
2018-09-11 18:43



漫养生,让养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是漫养生小助手(man--yang--sheng--001),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睡眠质量的问题。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预计第二天需要早起通勤,前一天晚上按时躺在床上,催促自己赶紧睡着,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于是第二天只能顶着黑眼圈昏昏沉沉地工作。我们还有没有试过,夜里突然醒来,醒来之后就开始计算时间,眼看半小时过去了,还没有睡着,于是开始着急,又过了半小时,越来越接近设定的起床时间,却发现越来越清醒,心中也越来越焦虑。显然,这是一种因为担心失眠而引起的失眠。发生这种情况,不能否认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8小时睡眠的执着。睡不着的时候,数着会睡不够8小时,愁着愁着直到闹钟响起来了。8小时睡眠一直在坊间广为流传,当我们觉得不够8小时睡眠的话,就会产生这种焦虑。事实上,我们对这种8小时睡眠的理解是不全面的。8小时是在普遍人群中总结出的平均睡眠时间,世界上有每晚只需要睡2、3个小时的人,也有必须睡10个小时才能睡得醒的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能依赖于8小时的数据,睡眠质量应重于时长。怎么样保证睡眠质量呢?我们需要达到正确的睡眠认识,放松睡眠心情,营造睡眠的环境。人类还处在原始时代时,可是没有失眠烦恼的,因为那时候的人们,在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围在篝火边,随着篝火的渐暗,人们也能逐渐进入睡眠,而到了早晨阳光初升,人们自然地张开双眼,慢慢醒过来。归根结底是他们无意中遵循着自然的睡眠周期,而非有意强调睡眠时长。这个睡眠周期就是体现睡眠质量的关键了。


睡眠周期一般由4-5个不同的睡眠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90分钟,通俗说来分为打瞌睡、浅睡眠、深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四个阶段。打瞌睡时会莫名感动突然坠落感被自己惊醒,浅睡眠则特别容易被人叫醒,被一些外界的声音干扰醒过来,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简言之就是进入到了生理修复阶段,不容易被吵醒,还会做梦。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往往这一阶段完成了,我们会醒来一下,紧跟着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第二天自然会忘记中途醒来过或者做过什么梦。8小时睡眠时间实际上就是基于每天进行完整的5个睡眠周期而计算出的。实际上,我们不需要把每天的睡眠周期精准到5个,而是应该拉长到一周来看睡眠周期的总量。通常来说,一个星期大约35个睡眠周期就是很理想的了。即使某天没有睡足,也不必引起恐慌和焦虑。


每个人的生物钟不同,有些人生物钟快点就能习惯早起,享受一天,有些人则不然,早起后会感觉到疲惫,迷迷糊糊的。这就要我们了解自己的睡眠类型,制定合适的睡眠计划。习惯早起的人,晚间要早点准备睡觉,早上起来后利用好最佳状态,优先处理一些耗费脑力的工作。而不能早起的人为了应对第二天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可以给自己的睡眠制定适宜的环境。光线是最重要的生物钟调节器,当光线隐匿,身体会容易分泌褪黑素,形成睡意,在房间内,避免蓝光的大量出现,因为蓝光是睡眠的杀手之一,蓝光的主要来源是手机、电脑、电源、电视等产生的光线,这些光线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会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奏。反之,当晚起人群在早起上班后发现自己还半睡半醒时,可以依靠模拟日光的灯或者到靠窗的地方工作。

总之,我们应该从个体因素出发,认识到正确的睡眠知识,找到合适的睡眠方案,以7天一周为一个周期,看每晚5个周期是否合适,再在量上进行增减控制,在客观上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当找到自己合适的方案后,将充满控制感,心情顿时更轻松,自然能够带来从容感,带来美好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