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治好了我多年的老失眠
作者|李春晖
今天,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你睡得着吗,你睡得醒吗。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是创造人类(知道你没对象),还是思考宇宙(琢磨如何找对象)。若放纵大脑前行,那么没写完的稿子、血亏中的股市、失败的撩汉、虚度的流年,都让思绪如脱肛野马,睡意似指间流沙。
这种时候,硬糖君便对失眠之神报以轻蔑一笑:开机,放晓松。
有颜值偶像、有演技偶像、有声音偶像,但唯有高晓松老师,才是硬糖君心中当之无愧的“陪睡”偶像。
丝毫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硬糖君非常喜爱矮大紧老师天南海北有料有趣的各种音频。没有新节目的时候,甚至会反复收听。但放上一切节目,设置好定时关闭,听着那熟悉的声音,十分钟入睡,妥妥的。
相关数据显示,高达38.2%的中国城市居民(成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眠。这样先进的助眠经验,硬糖君一直引为独家专利,经常安利身边失眠的小伙伴。不过,艾瑞咨询发布的一份《睡前音频收听场景研究报告》显示,原来,音频类APP早就成为群众的助眠最爱。
读书时,说一位老师的课“听得人快要睡着了”,无疑是巨大的批评。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催眠“陪睡”,已然成为经常睡不着的都市人的新刚需。
安眠药一般的男人们
公允的说,如果要硬糖君来排名心中的“陪睡”后宫,高晓松老师其实只能屈居第三。其脱颖而出并非因为“陪睡”的必杀技,而是全能王。
不管是《矮大紧指北》还是《晓说》,其实都是适应全场景的声音。刷牙也好,开车也好;走路也好,吃饭也好;当然,睡觉也好。
高晓松的音频内容,胜在驳杂不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说会唱,开心开怀。学是学不到什么要紧的,但开阔下视野总是好的。
睡前场景中,如果是纯粹的知识付费类产品,易于令人焦虑。越听越觉得“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刘少奇”,自己竟已被时代如此甩下,恨不能起来挑灯夜读。
但如果只是听听广播剧有声书,似乎又太缺少内涵。韶华宝贵,学海无涯,还是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更美好的事物上。
高晓松的好处,在于他提供的是“无用之学”。没有功利的功用,但能充盈视野和谈资。特别是高晓松的录音状态通常比较松弛,这种松弛状态也能感染听者,在轻松愉快中让人趣味盎然的入梦。
蜻蜓FM夜间时段收听榜也显示,高晓松三档节目入围TOP10,成为名副其实的“午夜男神”。
而较之高晓松的全场景多功能,真正的专业“陪睡”人,硬糖君更愿意推举美学大师蒋勋。
蒋勋的声音更为舒缓、柔和,有安抚人心之效。而内容上,不管是讲评红楼,还是谈论美学,都是有知识密度,无学习压力的人文审美培养。蒋勋较之高晓松,有更书面化的表达,需要调动更多注意力去理解,因此也就更容易形成疲劳感,迅速入睡。就像你当年上语文课获得的巅峰睡眠体验。
关键是这些内容又有高度的“确定性”,在收听前,你基本就能大致知道自己将得到什么,能格外给人安稳感。连女神林青霞都说,蒋勋是她的“半颗安眠药”。
不过,硬糖君心中的失眠终极武器,还是许知远,那真是个让人下不了床的男人!
许知远老师那絮絮叨叨的、宛如自呓的声音,配上逼格十足的内容,略嫌艰涩的表达方式,简直是催眠界的大杀器。你不认真听讲,会睡着;认真听讲,困得更快!他那懒洋洋的声音和略带遁世感的丧劲儿,让你深感还有大把时间随意挥霍。不如归去,不如睡觉。
睡前场景,一盘失眠大生意
为什么听着声音反而能助眠?硬糖君是这样分析的:
一来,声音的陪伴能够提供某种安全感。就像婴儿渴望有人轻拍着入睡,这种若即若离的陪伴,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自可安然入睡。
二来,声音既能提供沉浸感,让大脑停止对各种焦虑事情的思考。又不会过度刺激,让你进入新的亢奋。
如果说得玄一点,声音可以帮人进入一种轻度的禅定状态。
不管是传统的数羊,还是科学派的“呼吸训练”,或是禅修中的“正念训练”、“观照自身”,本质都是让人把精神集中在某个对象上,并深入其中。如此摒弃了杂念,又使神经疲惫。
但这些行为,因为是刻意为之,也可能加深焦虑。毕竟,当你开始这么做,往往是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失眠。而睡前听听音频节目,把精神完全集中在一个声音上,则更加轻松自然,容易做到得多。
一组观察数据显示,在各种移动互联网文娱产品中,视频类、短视频类、阅读类以及音乐类APP均在20-22时出现使用最高峰,新闻类APP在工作日夜晚时段无明显使用高峰。
只有音频类APP在22时后用户活跃数始终攀升,这也与大部分网民上床睡觉时间较为吻合。蜻蜓FM的用户活跃数甚至在零点达到最高峰。艾瑞咨询的《睡前音频收听场景研究报告》指出,减轻视觉疲劳是用户睡前收听音频的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就是有助于睡眠。
据《华尔街日报》统计,美国睡眠产业年产值达200亿美元。如今,我国人民的生活压力和失眠情况显然也不遑多让。一二线城市里,大量人群由于工作、学业压力大和婚姻恋爱问题的迷茫而长期陷入失眠状态,甚至引发抑郁症。“陪睡”,已经成为一个增量且刚需的大市场。
而从90年代的深夜电台,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音频APP,声音能提供的陪伴抚慰功效,相较于更多诉诸于荷尔蒙的视觉刺激,更能平静人心。
当睡前听音频已经成为“陪睡”标配,“听什么”也成为头等大事。和硬糖君的“陪睡”私房排行榜类似的是,在选择睡前音频时,多数用户最看重的因素是“安静放松”,能够更好的睡觉,其次才是以兴趣为主导挑选节目。
从蜻蜓FM睡前时段用户收听节目类型TOP10来看,小说、直播电台、相声小品、脱口秀、情感类居于前列,新闻类垫底。如果我们将诗歌、小说、哲学、艺术等视为“无用之学”;职场、理财、创业、经济视为“有用之学”,显然前者因为与白天的焦虑全无关碍,更适合睡前助眠。
以硬糖君的经验,知识付费虽然在当下的音频节目中独领风骚,却是万万不能用来陪睡的。不管是罗振宇还是李笑来,不管是创业课还是区块链,都只能加深你的深夜焦虑,恨不能一个鲤鱼打挺起来,看那些深夜三点未睡的人正在密谋着什么未来。
声音陪伴,决战音频市场
现代人经常感到的一种困难,就是和自己独处。蹲在马桶上,如果既无手机又无书籍,30秒后就会感到抓耳挠腮,恨不得抓起随便一份说明书开始阅读。声音陪伴,就成为打破这种“独处焦虑”的首选。
音频类产品能在近年异军突起,和这种“陪伴性”有极大关系。据《中国互联网视听行业发展报告(2017)》公布的数据,2017年国内网络视听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网络音频用户规模已超过2.2亿。
现在的网络音频市场,基本呈现了蜻蜓FM、喜马拉雅FM和荔枝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从视频网站到直播、再到短视频,以至如今的音频市场,我们还是惊喜的发现了一些变化——互联网泛娱乐产品,越来越早的打出了自己的差异化招牌。
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重点都是主播电台和版权内容,着力内容付费。荔枝则把主要战场开到了音频直播,定位在声音互动。
从商业模式看,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极为类似,但蜻蜓FM并没有走上“喜马拉雅”或“得到”发力的硬知识道路,而是选择从泛娱乐角度的软知识切入,满足用户高端闲散的文化消费需求。
这种“软知识”,无疑高度契合了睡前场景。毕竟,蜻蜓FM的用户活跃数正是在睡前达到最高峰。顺理成章,睡前场景内容也就成为其发展重点。
近日,蜻蜓FM就签下了刚在《声临其境》夺冠的朱亚文,送上一封《最美情书》。“男生陪睡”的意思也是很明显了。
而较之其他消费场景,在深夜这个脆弱时刻,显然更易于建立起和用户深刻的情感连接。自2011年上线后,蜻蜓FM一直在强调做重内容。而随着睡前场景被广泛重视,场景化营销被蜻蜓FM提上议程,“陪睡”赛道也日益拥挤。蜻蜓FM、荔枝这样的平台,“十点读书”、“夜听”等栏目,都在你争我赶。
今夜,你决定翻谁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