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夏天不会感冒,热伤风就笑了

文 / 中国科普博览
2017-07-19 11:07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关西科健产业研究院夏至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导读:

最近,太阳毒辣到让黑人被晒出了色差,天气热到让非洲小伙伴中暑晕倒,可就在如此炎热的夏天,身边不少人却感冒了。

夏天这么暖和,怎么还会感冒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热伤风吗?

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小小的“感冒”,竟然就有如此多的名称。

实际上,它可以分为两大类: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其中,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我国传统医学称其为“伤风”。我们俗称的“热伤风”就是指夏天发生的普通感冒,许多医生也将其称为风热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相对。

夏天的感冒和冬天的感冒有啥不一样吗?

古籍中,对于热伤风的描述是这样的:《赤水玄珠》卷一中记载,“热伤风,咳嗽喉疼,面热。”《类证治裁·伤风》中记载,“热伤风,咳而咽痛,鼻塞吐痰。”即鼻塞、咽喉疼痛、咳嗽等。这一点倒是跟冬天的感冒症状不谋而合,也说明热伤风的确是如假包换的普通感冒。

夏天里,你竟然也会被“冻”到?

在冬季,受冻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诱发感冒的因素,然而却不是引起感冒的直接原因。

也许你听说过一句话叫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这句话实际上是没错的。普通感冒大约有30%-50%是由各种各样的鼻病毒引起的,此外还有冠状病毒、腺病毒等等。

这些病毒平时就住在我们上呼吸道中,而我们并没有每时每刻都遭受上呼吸道感染,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当免疫力下降不能抵御病毒的侵袭,病毒就会在我们的上呼吸道繁殖起来造成感染,我们就患上了感冒。

这种病原体时常存在却只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引发疾病的现象,叫做条件致病。

而致使我们免疫力下降、引发感冒的条件,就包括冬天难以避免的“受冻”。冬天如果保暖不够,身体为了维持大脑和内脏的温度就会减少输送到皮肤和肢体末端的血液。而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的免疫细胞的数量也随之减少,这时候在上呼吸道维持的病原-免疫平衡就被打破,抑制的病毒就繁殖起来,导致我们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感冒。

必须指出,这种血液流量的调控不仅仅发生在冬天。夏天如果我们从很热的户外进入到温度非常低的空调房里面,身体一时无法适应低温,也会产生类似的反应。

当然,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的不只有这一种情况,身体的水分丢失也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的原因。

夏天人体为了散热维持体温,会加快皮肤的水分蒸发,此时如果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就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另外,夏天的高温常常会使人没有胃口,从而偏好清淡饮食。然而如果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蛋白质,也会造成免疫力下降。病毒随着免疫力下降趁虚而入,就使人患上了热伤风。

热伤风该如何进行治疗和预防?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在想,热伤风和冬天的感冒是一回事,道理我都懂,可是一动一身汗的夏天,总不能像冬天一样,用“加强保暖”对付感冒?

夏天意义上的保暖当然不会和冬天一样,让你裹在棉衣里喝热水,而是说在体温较高的时候,注意不要贪图凉快猛吹空调或者大吃冷饮。

贪图凉快的另一个坏处是让你感受不到身体的缺水状态,而在夏天补水是尤其重要的。只有有了充足的水分,免疫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功能,将被病毒抢走的阵地夺回来。保温、补水和休息永远是对付感冒最有效的方法。感冒药能让你症状减轻,却无法帮助你更快痊愈。

此外,普通感冒时常会伴随细菌感染。如果你发现出现了黄色的鼻涕或者痰,就是细菌感染的标志。因此在夏天感冒出现较严重症状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夏天不会“受冻”就掉以轻心,更不要觉得吃了感冒药加抗生素就万事大吉,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判断病情对症下药。如果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就要用抗生素来消灭细菌;如果单纯是病毒感染,那么抗生素不仅对于病情毫无助益,更有可能破坏人体内共生的肠道菌群,反而危害了我们的健康。

中暑不同于热伤风!

除了上呼吸道症状,热伤风还可能引起发热、头痛、头晕等等全身性症状。

然而,发热、头痛、头晕就一定是热伤风吗?考虑到夏天的环境因素,相似症状的背后可能藏着另外一种不可忽视的疾病,即为中暑。

实际上有很多个因素可以将中暑与热伤风区分开来。

首先,二者成因不同。中暑通常是在高温下连续活动之后产生的急性症状,而热伤风的病情则会有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因为病毒的繁殖需要时间。

其次,二者症状有区别。上呼吸道症状是热伤风的特点,中暑由于没有感染发生则不会出现这些症状。根据发病前的活动情况和出现的症状,我们大致可以判断是哪种疾病在作祟。

当然,也会有两种疾病同时发生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就要先应对急性症状,通过降温、补水等措施使病人从中暑中恢复过来,然后再慢慢对抗感染。

这么多内容,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如果你不想在大夏天感冒,就要做到:勤补水,富营养,缓降温,莫贪凉。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