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和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区别
感冒亦是
“胃肠”保卫战
胃肠型感冒和急性胃肠炎很容易被混淆。主要区别点在于,急性胃肠炎病人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而胃肠型感冒多见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纳差、乏力等。流行性感冒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具有突然暴发,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的流行病学特点。
胃肠道症状突出
众所周知,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适为临床的感冒症状,而胃肠型感冒患者往往 出现纳差、反酸,以至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
此时,感冒常见的上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明显,临床医生容易产生混淆。同样是感染了感冒病毒,但其侵犯的目标却不一样,表现的症状亦不同。如冠状病毒主要侵犯肺,而轮状病毒、腺病毒和诺瓦克病毒则主要侵犯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等。
所以,胃肠型感冒会引起类似胃肠炎的症状。一般而言,这类患者的腹泻并没有带血、带脓的肠道传染病迹象,经过治疗,多数1~3天内就可治愈。
防治要点:
1.补液治疗临床上,脱水、钾离子、钠离子等电解质紊乱是腹泻最容易引发的后遗症,若不能及时补充调整,极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当患者发热、呕吐伴腹泻时,应注意有无出现脱水等症状,否则若至患者皮肤干燥的明显脱水症状时才紧急补液,亦有可能导致重要器官受损。
腹泻、呕吐严重的病人可暂时禁食,中至重度腹泻的患者须静脉补液。补液,即为补水+电解质。若呕吐、腹泻后只补水,这种不适当的措施易致低渗性脱水的发生。但是,即使没有这些不适当的措施,大量体液丢失本身也可以导致肾脏重吸收水分增加,使患者发生低渗性脱水。
2.对症处理:
胃肠型感冒的病因治疗与典型感冒基本相同,主要是对症治疗。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抗病毒药。如发热可选用退热药,呕吐可用助消化药,改善食欲。可吃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如米汤、粥、面条等。
如需要止泻,可用吸附收敛止泻药,可以吸附肠内毒素及病毒,保护肠黏膜。当不存在细菌感染时,这种类型的感冒患者无须服用抗菌药治疗,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胃肠道症状。但是,若由于病毒长时间侵袭黏膜,使局部的常驻细菌继发引起细菌感染,此时应选用抗菌药进行治疗等。
3.预防:
预防感冒应采取综合措施。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应预防胃肠型感冒的发生。慢性胃炎者,注意肠胃保暖,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另外,饮食调养是护养胃肠的一个重要手段。多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