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不发烧,反而是身体不好?更容易患癌?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导读:感冒、发烧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了,总是感冒、发烧,肯定让人不愉快,但总也不感冒发烧,也有人会不愉快,为什么呢?民间传言经常感冒发烧,小病不断的人容易长寿,反倒是常年不发烧不感冒甚至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更容易得癌症之类的大病。这种民间说法靠谱吗?有科学科学依据吗?下面家有医生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发烧也叫发热,是一种症状,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当人体受致热源影响或体温中枢功能出现障碍时,产热随之增加但散热却不能随之增加,体温因此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烧。
发烧本身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
体温升高会影响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活性以及繁殖,除此之外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性会显著增强,其中白细胞计数会相应增加,而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会大大增强。
因此发烧可以看作是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保护机制。
正常情况下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医生也不建议大家使用退烧药,可以通过物理降温以及饮水休息的方式缓解,但体温过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超过39℃的发烧会引起内环境紊乱,应及时退烧处理。
不妨问问身边的人,数年不发烧甚至数10年不发烧的大有人在,这在某些程度上其实是身体素质好的表现,比如机体免疫力强,病原菌没有可乘之机,或者病原菌在进入体内后还没引起发热就被消灭了,当然也可能是这些人注重养生、注重保养。
当然发不发烧和机体免疫力没有密切关系,也不能完全反映人体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发烧也不代表身体就完全健康,因为很多疾病也并不会引起发烧,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一些肿瘤等等。
这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且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癌症受多因素影响,大致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其中外源性因素包括生活习惯、环境污染、职业因素等,而内源性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等,与发不发烧没有任何关系。
但人们为何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呢?可能是一些长期不发烧的人自视身体状况良好,从而而忽视了体检,忽视了日常养生保健,当偶然体检查出癌症时,往往无法接受,认为自己平时从来不感冒发烧,身体好得很,当他们无法接受事实时,容易强行将自己患病的原因归咎于长期不发烧。
发烧时捂一捂能退烧?
虽然很多家长就是这么做的,但这是一种后果非常严重的错误做法。发热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散热,而包裹在衣服、被子中只会让散热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的儿童,每年因为发热捂汗而造成的悲剧屡见不鲜。
发烧时不推荐尝试所谓的偏方
有一些老年人喜欢用一些所谓的偏方退烧,比如脚底敷姜片蒜片,葱白煮水喝,甚至还有用银手镯煮水,珍珠粉泡水喝的奇葩方法,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也不建议尝试。
对于家中的孩子发烧,不建议采取酒精退烧,因为婴幼儿皮肤稚嫩,粘膜血管丰富,酒精容易透过皮肤被吸收,要是大面积使用,易导致酒精中毒,而且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寒颤。
正确的做法是将室内的温度调整至宝宝舒服的温度,少穿一些衣服,被子薄一些,有助于散热,也能让宝宝更舒服些,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处于体温上升期并出现寒战怕冷时,多注意保暖。总之一个大原则,冷保暖,热脱衣。